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皇帝全传

第二卷 西汉 第八章 昭帝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父刘彻,母“拳夫人”钩弋。8岁继帝位,18岁亲政,21岁逝世。虽说享年有限,在位时间却也不短;虽说在位期间多由大臣辅政,本身却也有些政绩。

昭帝刘弗陵的母亲是位奇女子,她是在汉武帝刘彻巡游时被选中的。那年,武帝车驾驰赴河间国(今河北献县东南),有个专门以望气为事的侍从奏告武帝:河间上空有祥云,此地必有奇女。武帝立即命令随行官员去寻找。一位妙龄少女被找来了。她姿色佳丽,惟两手握成拳状,不能伸开。可是武帝伸出手轻轻一掰,少女的两手立开。武帝命人把她扶进随行的一辆轺车,带回皇宫,号为“拳夫人”。

武帝很宠爱“拳夫人”,不久便封她为婕妤。婕妤是武帝创设的嫔妃称号,位次皇后。她搬进了未央宫中的一处宫馆——钩弋宫,武帝因而叫她“钩弋”。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赵婕妤妊娠。14个月后分娩,是个男婴。人都是怀胎10月而生,赵婕妤怎会14个月?宫人议论纷纷。武帝听说后,说道:“听说当年尧也是14月而生,想不到钩弋也是如此。”遂使命名钩弋宫门为“尧母门”,婴儿号曰“钩弋子”,名曰弗陵,字曰不。

武帝立的皇太子刘据因被逼造反,兵败自杀,另外两个儿子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行为不轨,多有不法,宠姬王夫人、李夫人生的儿子都年纪轻轻便病死。钩弋子则身体发育很好,十分健壮,更兼聪明伶俐,武帝很是喜爱,常对人说:“此儿像朕。”他出生的怪诞也使武帝奇异,武帝有心立钩弋子为继承人。但他害怕自己驾崩以后,少子年幼,母后临朝,出现当年吕后时的光景,遂犹疑不决。后来,拳夫人因事触怒武帝受责,被迫自杀。于是,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

太子年幼,需有大臣辅佐。武帝检视朝野百官,最后选中了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他让宫中的画师画了一幅“周公相成王”的画赐给霍光。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正在长安西南的五柞宫游玩的武帝突然病倒,病势急剧恶化,在他身边侍奉的霍光涕泣叩问:“如有不讳,谁当嗣位?”武帝说:“君未晓前赐画之意?立钩弋子,君行周公之事。”霍光推辞说自己不如金日石单。金日石单是匈奴人,被俘为养马官奴,后得武帝赏识,官至驸马都尉光禄大夫,也是武帝亲信的大臣。于是,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石单为车骑大将军,又任命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上官桀为左将军,洛阳人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共同辅佐钩弋子。翌日,武帝驾崩,钩弋子即帝位,是为昭帝。

昭帝即位时,年仅8岁。其姊鄂邑长公主入住皇宫,抚养昭帝。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政事无论大小,一决于霍光。

武帝时代对外用兵,内兴土木,国库耗空,民赋加重,社会矛盾激化。武帝晚年,下“罪己诏”,表示要改变内、外政策,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但他一年后就病死,给昭帝君臣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破烂摊子。执政霍光匡失救弊,重整江山,他奏准昭帝,接连下了几道诏令: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巡行郡国,举贤良,问民所疾苦、冤恨,查办失职官吏;遣使者赈济贫民,发给他们粮种,豁免一年租税;武帝时代的案件,皆赦免不究。这些措施对于缓解武帝以来的社会危机,起了一定作用。

霍光推行的治国方针,本是武帝“罪己诏”所厘定的,他只不过是把武帝的改革方针付诸实施,推动治国方针的转变。但是,他的行动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为首的是御史大夫桑弘羊。桑弘羊是武帝朝盐、铁、酒官营政策的策划者,他热衷于武帝前期那种好大喜功的政策,反对转变治国方针。于是,朝臣之间在治国方针上发生严重分歧。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政府举行了一场“盐铁会议”,就治国方针问题进行辩论。经过辩论,霍光所代表的一方占了上风,经过这次会议,进一步促进、坚定了治国方针的转变。正是由于实行了转变,才能使濒临崩溃的西汉王朝又焕发出一些生机。

但是,朝臣内部的斗争却在进一步激化,“盐铁会议”后的第二年,便发生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密谋策划的宫廷政变。

昭帝即位的第三年,车骑将军金日石单病逝,剩下的辅政三大臣霍光、桑弘羊、上官桀则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御史大夫桑弘羊是前朝权臣,论资格、功劳、才能,他都自认为在霍光之上。他名义上也是辅政大臣,但权势不仅低于霍光,也不如上官桀。“盐铁会议”上,又遭失败。他曾替子弟谋官,遭到霍光的拒绝。故此,他对霍光也甚为怨恨。

霍、上官两家是儿女亲家,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霍光的女儿为妻。由于这层关系,在三巨头上,上官桀的权势仅次于霍光。霍光休沐回家,上官桀便替他裁决政事。但是上官一家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通过讨好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取得她的信任,并乘其为弟弟选妃之机,把上官安6岁的女儿送入后宫,使年仅12岁的昭帝册立其为皇后。父以女贵,上官安当上骠骑将军,封桑乐侯。他骄奢淫逸,恃势专横。他整日饮酒作乐,与后母、侍婢淫乱。由于当初霍光未答应上官安之女入宫,他们十分怨恨,便欲取而代之。

在反对、驱除霍光的行动中,上官一家还和皇亲结成了联盟。在朝中是鄂邑长公主,他们因安排公主的情夫丁外人而讨得了她的欢心,而霍光却因不答应封丁外人做官而与公主结怨。此外,他们还联合了武帝三子燕王刘旦。刘旦因太子自杀,次子早死,满以为帝位非他莫属,不想却传给了少子,故对昭帝不无怨恨。如此一来,四方一拍即合,着手行动。

上官桀和桑弘羊暗中收集霍光的过失,把材料交给燕王刘旦。刘旦遣人上疏弹劾霍光说:“霍光出京去长安东的广明亭检阅御林军,道上称跸,太官供备饮食,僭用天子仪仗;任人唯亲,他的长吏杨敞无功无才却当上了搜粟都尉;他还擅自调动校尉。霍光专权自恣,臣怀疑他图谋不轨,愿归王玺,宿卫京师,保卫皇上。”

上官桀和桑弘羊乘霍光休沐回家之际,劝昭帝把燕王的奏疏下发百官,罢免霍光。不料,昭帝把燕王的奏疏留下,不肯下发。翌日清晨,霍光上朝,听说燕王奏劾之事,便停在一处叫“画室”的殿中,未敢入朝。昭帝宣召霍光入朝。霍光入,免冠顿首。昭帝说:“大将军戴上冠,朕知道燕王奏疏有诈,大将军无罪。”霍光顿首谢恩,问道:“皇上怎知燕王奏疏有诈?”年仅14的昭帝振振有辞地分析说:“大将军去广明亭检阅御林军,广明亭近在咫尺,何须准备饮食?调动校尉一事不出十日,燕王怎能得知?若大将军想图谋不轨,不需校尉。”

上官桀等人不甘心失败,决心铤而走险。他们定计:鄂邑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吃酒,伏兵格杀霍光;除掉燕王,废除昭帝,拥立上官桀为帝。不料,他们的阴谋被稻田使者燕仓侦知,燕仓密报大司农杨敞,杨敞转告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又奏告昭帝和霍光,昭帝与霍光发兵逮杀上官桀父子、桑弘羊和丁外人,诛灭三族;鄂邑长公主、燕王自杀。上官皇后年少,仅8岁,未参与谋反,再加上她是霍光的外孙女,故没废黜,仍做她的皇后。这场政变粉碎后,朝政渐趋安定。

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昭帝年满18岁,举行冠礼。按旧制,加冠之后,昭帝亲政,但军权大事仍委诸霍光。霍光执掌大权不专权跋扈,君臣相安无事。“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成为历史美谈。

在昭帝和霍光的治理下,汉帝国政局稳定,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中兴”局面。

亲政后的第三年夏四月,昭帝暴病而亡于未央宫,年仅21岁。他被安葬在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他的谥号曰“昭”,意思是“圣闻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