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通史

第五篇 第二十四章 唐代异族之乱

唐代平突厥后,玄宗时武功大盛,遂引起安史之乱,唐明皇逃往四川,肃宗逃到甘肃,此时之外敌是回纥。回纥原是匈奴人。唐为平定安史之乱,乞援于回纥,亦订立要付出财产与美女之条约。唐最早之国耻是开国时向突厥求援。太宗败于突厥后,长安出乱事,抢女子、金银等层出不穷。肃宗子广平王俶在军中亲向回纥太子叶护下拜,说打到洛阳,再如约抢掠。

回纥进入洛阳后,果然到处抢掠,地方人士立刻捐钱送一万匹马,以后唐每年筹款送两万匹绢。后两次请回纥为讨史思明之子。当时代宗为帝,其子为德宗当时称雍王。回纥可汗来,雍王见可汗,可汗说:“为何不拜舞?侄儿见叔父应拜。”雍王不拜,可汗生气,责雍王之跟班四人,二人当晚死。雍王吃此亏,回纥再入洛阳大抢,又入大寺庙之塔,烧佛寺,死数千人。事平息后,留长安之回纥有数千人,由唐政府供给伙食。

当时之鸿胪寺即外交部,招待外国人,后给回纥之绢由二万匹加添至十万匹,且要求和市通商。回纥以马换中国之绢,由政府交易,一马可换四十匹绢,马是坏马。代宗说不要换了,在大历八年七月一次购买回纥之马,回纥有一千多辆车换马来。八月,回纥又送来一万匹马,朝廷说,只能再买一千匹。郭子仪不悦,后来买六千匹。

德宗时,回纥已不行了,因他们财产太多,生活腐化,此即民族在都市文明达到最高最盛时往往易于堕落。

回纥后,西藏地区出了吐蕃,亦很可怕。最后有黄巢之乱。

唐代有三百年天下后,以下为五代十国。

中国能成为广土众民的大国,由于政治合理,但因时间过长,易出毛病,故不易翻动。

中国是慢慢变化的,其忍耐性很大。

唐代之历史可分为三部分:

一为黄河以北之藩镇时期。

二为黄河以南之两京即长安、洛阳时期。

三为江南时期,此为南北朝时期之大南方。

自张巡、许远蔽遮江淮睢阳,江南一切安顿下来,自安史之乱后没有什么变动。此时期真正残破的是两京。由于唐仍建都两京,问题即出于此。

藩镇用壮丁成军,军中再拣选出好的军,名叫“牙军”。由养子带兵,用此军队来统治其他军队,使农村无法造反。一支军队有十几万兵,兵马的装备成为藩镇的力量,正相当于西洋的封建。故这一带不会发生动乱,可系安宁。

唐朝自身的军队均在中央,由太监带兵,故不可靠。江南则有钱而无兵。

关于黄巢之乱,历史上称为流寇,黄巾之乱亦是流寇。中国历史上革命最像样的要推刘邦。项羽非流寇,他是六国之后,刘邦则是平民,当时贵族已临回光返照,没有希望了。

今日之日本人,仍看重中国人,因地大人众,且又宽大待人。日本人现分为两派:一派是共产党,一派是信仰东方文化,跟从英美文化的则已大败。

唐代之流寇从曹县起,此地离两京很远,其打法是避中央之锋,使军队不受损失,反可增添人马。太平天国军之失败在于攻打北京,其毛病在攻城,而不要地方,故失败。

黄巢攻破洛阳后,再进入长安,大臣排队迎接。读书人在天下大乱时就没有用。天下大乱由于读书人做官的贪污腐化。中国读书人不要人格,清代起已有,后来仍归失败。从王仙芝作乱五年,再有黄巢之乱七年,再到秦宗权乱了五年,前后大乱十六年,南方乱遍,北方未有乱事。但唐代由此而亡。

唐由统一政府而变成五代十国,中有流寇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