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能量:用信念改变自己

一 思维正能量 用创造性思维打破困局

人的创造性思维是改变世界的决定性力量,历史上的任何一种发展和进步无不与这充满正能量的思维方式有关其所具力量之凶悍足以让所有的人都瞪目结舌。

传统的思维是复制性思维,即在思考问题时以过去遇到的相似问题为基础。对于一般人,遇到新问题时,常会与以往的经验相比较:以前我学到的知识是如何教我解决此问题的?而后即选出以经验为基础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并沿着确定的方向去解决问题。因为有经验奠基,故我们对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坚信不移,形成定势,也不愿探索其他更佳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常易导致思想僵化。若你永远按照惯常的思路去思考,你得到的永远是原有的东西。所以,想别人不敢想的,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也就是说,只有用创造性思维才能打破困局。

什么人最善用创造性思维打破困局?那就是创造型英才。他们遇到问题时,常会思考:能有多少种方式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怎样反思这些方法?他们会对解决某问题提出多种思路,多种实施方案,有些方法则是以往未出现过的,独辟蹊径的。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因曼每遇到难题时,总会萌发出新的思考方法。他认为不理会以往思想家们如何思考问题,而是创造出新的思考方法,是自己成为天才的奥秘。

创造型人才,善于进行独创性的思维组合,思考问题都是多视角的,他们往往容易发现别人没有涉及过的新角度。此外,创造型英才还有一种特殊的性格,即善于将不同对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善于在似乎没有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起联系,他们也发现了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同时,他们还有很强的从对立的角度思索问题的能力。物理学家、哲学家戴维·博姆指出:“天才之所以能够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因为他们可以容纳相对立的观点,或两种互不相容的观点。”玻尔认为:“对立的思想纠结缠绕为新观点的奔涌而出创造了条件”,能使“智力活跃起来并创造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只活了41岁的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最有影响的人物。这位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虽天年短暂,而不朽的灵魂却附着在他的作品中自由潇洒地长驻人间。导致他获得成功的原因固然众多,不过,他对“每个人都生活在自身携带的栅栏内”的醒悟,以及为跨越这种“栅栏”所采取的狂放无羁的艺术思维方式,不能不说是他成功地拿到“放在最高处的桂冠”的重要缘由之一。

从青少年时代起,警惕自囚于这种“自身携带的栅栏”,并及时地从中走出来,实在是一种可贵的警悟。与生俱来的独一无二的创造自由态度,勇于进取,决不自损、自贬,在学习生活中勇于独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注入创意,在职业生活中精于自主创新,正是能够从自我囚禁的“栅栏”里走出来的鲜明标志。

形成创造力自囚的“栅栏”,通常有其内在的原因,是由于思维的知觉性障碍、判断力障碍以及常规思维的惯性障碍所导致的。知觉是接受信息的通道,感、知觉的领域狭窄,通道自然受阻,创造力也就无从激发。这条通道要保持通畅,才能使信息流丰盈、多样,使新信息、新知识的获得成为可能。

判断性障碍大多产生于心理偏见和观念偏离。要使判断恢复客观,首先需要矫正心理视觉,使之采取开放的态度,注意事物自身的特性而不囿于固有的见解或观念。这在新事物迅猛增殖、新知识快速增加的当今时代,尤其值得重视。

常规思维的惯性,又可称之为“思维定势”,这是一种人人皆有的思维状态。当它在支配常态生活时,还似乎有某种“习惯成自然”的便利,所以不好说它的作用全不好;但是,当面对创新的事物时,如若仍受其约束,就会形成对创造力的障碍。注意培养“质疑能力”,控制“思维定势”的影响范围,是克服“思维定势”负面影响的关键。

可见,要从自囚的“栅栏”走出来,还创造力以自由,首先就要还思维状态以自由。在此基础上,对日常生活保持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对创新世界的人与事,持平视的、平等的姿态,对创造活动,持成败皆为收获、过程才最重要的精神状态,这样,我们将有望形成十分有利于创新生涯的心理品质,并使得有可能产生的形形色色的内在消极因素,及时地得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