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生赢家[快穿]

第274章 赎罪

原身从小到大没少听到这样的话,在最初一段寻找的时间过后,亲戚长辈们来到家里劝她父母,说孩子丢了,找了这么久都没找到这是命。连警察都找不到,他们苦苦找下去又有什么用呢,何必再花那么多钱和精力,以后好好养着霍宁,或是再要一个男孩就是了。

无论是儒雅稳重的霍父,还是一向精明干练的霍母,都没听进去。

甚至到最后发了怒,宁愿和亲戚疏远,也不想再听到这样的话。

霍父霍母也不在乎邻里街坊背后的议论,还有同情怜悯的目光,坚持着奔波在寻找儿子的路上。

而原身的记忆中常常出现的是父母归来疲惫的神情,还有安慰的微笑。

霍家一直在找丢失的孩子这事在本地不算什么大消息,霍宁就读的学校也有很多人知道,

甚至有怀着恶意的同学故意对霍宁说,她父母这是重男轻女,就是找回了她弟弟,她弟弟也肯定跟他们家不亲了,以后还可能和她争家产。

霍宁不想闹事让本就筋疲力尽的父母担心,只主动远离了那些人。

她听父母的话一心读书,也不爱社交活动。

因为她始终记得,自己就是因为贪玩弄丢了弟弟。

霍宁渐渐成了别人眼中的书呆子/优秀学生,直到大学关系亲近的也就苑丹一个朋友。

一是因为苑丹是真心和她做朋友,二是苑丹没有说过劝她不要再找弟弟的话。

这种话,霍宁和父母听得太多了,无论是好意还是恶意,他们都不想放弃。

霍父霍母意外去世后,霍宁卖房子等种种举动,让那些亲戚只觉得霍宁跟她父母一样,钻进了牛角尖。

如果不是这样强烈的执念,也不会有她和时空局的交易。

萧函刚回到家,手机上就收到了苑丹的一笔转账,说是咖啡店一天的工资。

萧函觉得,光是她在店里喝的咖啡还有吃的蛋糕,就能抵上好几天的工资。

不仅推了咖啡店的兼职,萧函还把原身的另外两份兼职也给推了,一份翻译的工作,还有一份导游的兼职。

她和苑丹说的也是真话,

要想赚钱,她多的是法子,光靠兼职太浪费时间了。

而寻找霍瑾,依着霍父霍母之前做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结果。

也许明天就能接到警方的电话,说找到了人,也许一辈子也找不到。

萧函只是想提高找到的可能性。

她所需要的,除了现代社会不可缺的钱,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信息。

————

假期结束,苑丹回到学校,发现霍宁真的没有再做辛苦的兼职了,而是全心全意投入在了学习上,除了图书馆和教室,几乎在别的地方看不到她的身影。

霍宁本就是以学霸成绩考进来的高材生,这一求学若渴起来,更加受教授的喜欢了,虽然她只是旁听的学生。

霍宁本来是中文系的学生,但最近她几乎是改换专业的架势,学起了电子科技和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等课程。

从最基础的开始,霍宁每天在图书馆翻阅着新的书籍,尽快地了解这个时代的科技信息水平。

偌大的教室里,一个容貌姣好清丽的年轻女孩坐在靠窗边,无论握着笔认真记笔记,还是垂眸微微思索的样子,都俨然成了一道风景。

不过那认真钻研的架势,再一看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让周围的男生硬是没好意思上去搭讪。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有时候就是你在想着谈恋爱,而对方只想着学习。

好不容易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想问问是哪个班时,霍宁已经起身拿着笔记去请教老师了。

对于求知欲浓厚而且还很聪明的学生,老师都是不吝惜解答的。

哪怕他在记住所有学生的面孔上的能力不是很好,也对眼前的女生经常旁听他的课有印象。

在回答完一系列的问题后,霍宁收起了笔记本,提出了一个猜想,“宋教授,您觉得华国目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网络吗?”

宋教授也看不出这个学生眼中的神色是认真还是在开玩笑,但他还是语气温和地回答了这个听起来有点异想天开的问题,“你的想法很不错,但我们还有很多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需要克服,这也是国家目前正在努力实现的一个目标,信息数据本身就是社会很重要的一方面,控制它可以间接控制经济,社会安全……”

近二十分钟的讲解结束后,

“谢谢您,宋教授。”霍宁有礼貌地告别了宋教授,他的解答对霍宁来说很有价值,因为他不仅是g大的教授,而且还是国内信息领域有名的专家。

在现代世界,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必然会留下痕迹,那些痕迹就是信息,而获取信息最方便也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网络。好在华国在十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全国联网,所以霍宁开始往这一方面想。

她过去穿越的世界里,对网络还有科技倒有过研究,也接触过更高层的科技文明,但在修仙界待了几百年,对这些方面都有些生疏,还需要霍宁花时间捡起来。

与其把时间花在兼职上,霍宁更清楚知识的重要性,g大不仅是本市最好的大学,就是放在国内也是一流的,光是学校内的资源,就足够满足霍宁目前所需。

那次交流过后,霍宁还取得了宋教授的联系方式,宋教授为人德高望重,见霍宁对数据信息这方面有兴趣,也表示有问题可以请教他。

渐渐的,宋教授还推荐了几个国内有名的科技论坛,

那里面有不少类似宋教授的大牛,而霍宁之前向宋教授提问的建立社会数据交换网络,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科技论坛中也有人提议过,还引起不小的反响。

针对于社会建立对数据的流动交换和修改查询的监控无漏洞系统。

将整个社会的信息数据都置于监管之下,一旦出现需求或是异常,都能够及时追踪和调动,而那些信息数据在这个网络中也无所遁形。

而霍宁所想的找一个人,也将会是很简单的事。

在这个网络面前,没有什么可以不被找到。

霍宁在论坛里学到了不少,并且就自己提出了几个破解技术上的想法,引起宋教授的兴趣。

还在期末前成为了宋教授的助教,参与在寒假期间的一个科研项目。

霍宁还挂着中文系学生的名,所以宋教授还提前和中文学院的老师打了声招呼。

那老师看了一下名字,不免惊讶,霍宁不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吗?怎么跑到计算机学院那边当助教了?

惊讶无语之余,老师也没有什么责怪阻拦的举动,但学生对这方面感兴趣,也没有耽误专业课,期末考的各科目成绩也都优秀,老师没什么话说了,大学本身提供的也是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环境。

关于助教这件事,宋教授名下同期的学生:“……”

你一个中文系为什么要来和我们竞争呢?

对于这些质疑和异议,宋教授直接拿霍宁的论文打了他们的脸,短短两个月,宋教授可是看着霍宁完全是从零基础到不输于本专业的任何一名大三学生,还能写出这么出色的论文,要是别人也这样,宋教授也愿意让他们来当助教。

以这份论文为榜样刺激了一番自己的学生后,宋教授扭头对上霍宁就是一副慈和的笑脸了,“小霍啊,这份论文我帮你投稿到sci科技周刊了。”

那份论文就是针对建立智能化发展数据交换网络有关的一些技术层面上的问题破解,霍宁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引起宋教授的兴趣,好接触到更多的华国数据信息网络。

宋教授显然很看重这份论文,在修改润饰了一番后,便说霍宁可以独立投稿了。

霍宁一开始没怎么在意,投不投都无所谓,她也不需要那点名气和稿费。

但后来霍宁意识到,要是想实现她的计划是肯定要和国家部门合作的,那就有必要先让他们看到其中的价值了。

宋教授还在惋惜,要是霍宁一开始选的就是他们专业就好了,不然让宋教授收霍宁为关门弟子都行。

不过,也不是不行,不还有研究生吗?

宋教授若有所思,开始考虑让霍宁考研到他门下了,这么有天赋又勤奋,对这方面感兴趣,要是错失了这么一个好苗子实在太可惜了。

另一个感觉到霍宁变化的就是好友苑丹了。

她知道霍宁很优秀,但却是头一次见她爆发出极大的热情,而且以前也没见霍宁对计算机数据信息方面感兴趣。

苑丹忍不住担心霍宁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这转变也太大了吧。

霍宁淡淡道,“如果有一天,我能掌握全华国的信息,我要想找一个人,能有多难呢?”

苑丹脑子里瞬间懵了,忍不住冒出了不切实际,胡思乱想这几个字眼。

但莫名的相信到霍宁说这话是认真的。

她没有放弃寻找弟弟霍瑾,只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不用担心,我很好。”霍宁对苑丹温声道,即使相处不多,她也能感受到苑丹是真心对她的好朋友。

苑丹感觉霍宁更自信更坚定了,大概是知识光环的加成。

但总归是好的变化吧。

苑丹叹了口气,在学校里搞科研,总比跑到穷乡僻壤的山沟里找人要好。

霍宁参与的这个宋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是尝试建立一个数据模型,用于筛选信息,把符合条件的数据输入,交叉比对之后,然后得到答案,这显然还是一个长期项目,因为初步模型构建成功后,还会增加程序员继续完善进化模型,使得它从适用于小地区到一个省,最后覆盖至全国。

这也是霍宁希望实现的,她在宋教授这里了解到,国家一直都有建立天眼这样信息监管系统的计划,只是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欠缺。

也许她也能独立完成,但那需要更长的时间,绝对没有和国家合作来得快。数据信息需要华国部门提供开放,不然哪怕霍宁全拾起了过去的黑客技术,也盗不了一个大国所有的信息。

一边在实验室构建模型,另一边,霍宁也没有放下原来的那些途径,无论是和公安方面的联系,还是寻人网站悬赏,报纸媒体上的刊登。

她对9526道,“说不定,真的运气好找到了呢。”

————————

g大研究所,

某个实习生透过玻璃窗,看着面对各种技术困难仍然游刃有余的霍宁,不由得感叹道,“真是令人羡慕啊。”

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博士学位,还成为国家重要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尽管来之前听了不少有关霍宁霍博士的辉煌履历,但还是不如直面而来感到的令人惊叹。

然而在研究所待了不到两周,那份羡慕就化为了浓浓的敬佩,

几乎把研究所当成了家,没有其他娱乐活动,这样的专注认真,也难怪能取得这样高的成就。

在靠窗的那张属于霍宁的原木书桌上,电脑旁还放着一个相框,微翘的卷发,白嫩的脸蛋,明亮的眼睛,是个很漂亮的男孩。

在这个科研小姐待久了的人都知道,那是霍博士的弟弟,也是她为什么会投身到这个项目,并为之付出数年精力的原因。

在宋教授问她为什么执着于建立数据信息交换网络时,霍宁就说了缘由。

尽管追求科学的心并不纯粹,但关于这点,霍宁也不愿意对一直给与她很多教导的宋教授说假话。

她想要参与甚至推动覆盖全社会的数据网络,只是想要找到她丢失的弟弟霍瑾。

她的目标一直很明确。

早在将霍宁收为学生时宋教授就知道到她父母双亡,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不然也不会大过年的都是待在研究所里。但宋教授没想到会是这样的过往。

同时他也似乎也明白了,为何霍宁平日对除研究以外的事都不上心。

宋教授心中也十分怜惜他的学生,同时感叹了一声,给与他的支持,“没有科技解决不了的问题。”

霍宁笑了笑,“我知道,解决不了,只能说明我们的科技水平还不够先进。”

宋教授同样相信这句话,比起同情,他更多是坚信,只要研究成功了,霍宁想实现这个心愿就绝对不是问题,这是他在信息数据网络领域的底气和自信。

除了在言语上安慰支持自己的学生,宋教授也拜托了他在相关部门的朋友,看能不能帮忙找一下。

然而,在霍宁成功建立数据网络之前,都没有霍瑾的讯息。

或者说是霍宁在研究上比所有人更快了一步。

这几年来,霍宁好几篇论文都在业内引发反响,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第一篇论文发表的时候,学校还是懵逼的,

sci可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科学期刊,含金量可是相当高的,再一查霍宁这个名字。

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投稿了一份有关数据交换网络技术问题的论文,还成功发表了。

学校和宋教授在看法上达成了一致,大概是选错了专业。

这个好说,绝对的人才有什么不能宽容给与方便的,反正荣誉都是学校的。

在毕业那一年,霍宁也成为了宋教授门下的研究生,正式转专业,主要研究的还是统一的数据交换网络,在项目进行的第三年,获得了国家的支持,获取信息的权限。

到现在,数据网络正式构建完成,进入测试阶段。

实验室从宋教授,到每一个研究员,都忍不住屏息起来,弥漫着紧张,激动,或是对结果未知的不安气氛。

霍宁风轻云淡道,“让我先实验一下吧。”

作为在小组中仅次于宋教授的二把手,霍宁完全是有资格说这话的,而且没看宋教授都没有异议吗?

和霍宁相处过的小组成员,或多或少都猜到了她要做什么。

毕竟这是霍博士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

他们也同样希望能够成功,这无论对霍博士还是他们都是一个极大的欢喜。

霍宁敲击着键盘,输入一项项筛选条件,庞大而繁杂到近亿万条信息数据在屏幕上涌现交错,

覆盖了全华国三十多个省份,所有城市,十几亿人口,

随着一条条筛选,精确数从七位,到六位,五位。

性别,男

血型,ab型

年龄,15—20岁之间,在记入档案时可能存有偏差。

五岁后有被拐卖经历,

信息有可能被修改过,他可能不记得自己的过去,也不记得父母曾告诉过他的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所以他很有可能存在一段至少三年的黑户时期。

输入根据幼时照片模拟出的成人脸部轮廓,容貌可能损毁,但骨型不会有太大改变,寻找符合度在五成以上的信息。

精确数已经变为了三位。

……

霍宁敲响了最后一个回击键,

她看着屏幕上出现的青年样貌,终于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