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庶长子

第39章

魏时在课堂上写的笔记, 应该也就只有他自己能认识了。

别说是没见过简笔字的古代人了, 就算是现代人也大概是认不清楚的,有的字几乎就是用一个符号带过, 除了他以外,就没人知道这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这么做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快,毕竟先生不可能因为哪个学生记笔记而放慢语速,尤其是在这几乎不记课堂笔记的时代里。

魏时的课堂笔记基本上不会保存, 保存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可能隔不了多长时间他自个儿都不认识这笔记上的字儿了。

每天的课堂笔记,他都会在当天整理出来,用的自然是大家都认识的是字迹, 这才是学习和复习时的重要材料。

而这些东西, 魏时全都好好保存着呢, 一份儿都没丢过, 等哪一日他金榜题名了,这些资料也就能卖出去了。

总不能一直靠大伯接济不是, 这宅子,这些下人, 包括魏时和姨娘的日常用度, 全都是从大伯那儿出银两。

魏时现在是没法子、没能力,但总不能一辈子都这样,没有谁天生就欠了谁的, 大伯的看重, 不是他可以一直啃老的理由。

不管是在地位上, 还是在钱财上,都得立得起来才是。

不过现在的魏时没想到,他手头的这份资料固然珍贵,但是想赚钱却没那么容易,盗版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更别提现在压根就没有什么律法保护正版。

想要靠这份资料小赚一把,那是可以的,要是想大赚一笔,或者是做个长长久久的生意,那可就困难了。

所以靠资料富裕起来的想法是行不通的,不过也并不是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只是这用处现在的魏时还没有想过,也难怪,连婚都没成呢,又怎么会想到日后给小孩子启蒙的事情。

如果就学习态度来划分的话,国子监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人。

一类是相当刻苦勤奋的,像魏时,不管是课上的时间,还是课下的时间,都抓得特别紧张。

一类是压根儿就没有把心思放到学习上的,比如魏时的两个舍友,曹安和刘钰,上课的时候还算老实,不过等到下了课,连书本都是不带的。

因为住在一个院子里的缘故,魏时很清楚这两个小孩私底下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干嘛。

喜好相当的接地气吃东西,也不知道两个人是怎么贿赂的食堂,又或者说家里头是怎么打点的食堂上下,正餐跟大家伙吃的是一样的。。

但是这零食基本上就没有断过,不是糕点、蜜饯之类的小东西,而是可以用来果腹充饥的硬饭。

比如烤肉、卤鸡腿、红烧狮子头连火锅都在学舍里头吃过,不过因为味儿大的原因,两个人不是在屋子里吃的,就是直接把家伙事儿置在了院子里头。

那味道简直了。

别说同住一个院儿的魏时了,就是隔壁几个院子的同窗,也肯定能闻得到。

要说值班的官吏们不知道这事儿,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只是不会过来阻拦就是了。

跟这样两个同窗住在一块儿,真的是一种折磨,人家吃着食堂送过来的额外加餐,他这边儿就只能啃干巴巴的糕点。

而且糕点也就只能啃头几天,没有防腐剂的日子里,带过来的食物也就是能撑到五六天,剩下的那四五天就没法给自己加餐了。

最后一类学生,就是处于中间的了,既不想着拔尖儿,更不想是垫底。

私底下不少时间花在了各类的文会上,别以为住在学舍就不能开文会了,就没有学生们办不到的事情。

地方不大,那就开小文会,没有酒水,那就喝茶,桌椅板凳不够,那就把好几个院子的凑到一块去。

既没有喝酒闹事,也没有打架斗殴,文会上不是写杂文,就是写诗赋,半点儿都没有违背国子监的规矩,自然也就没人管。

魏时不过在国子监住了八天,整个人瞧着都比往日消瘦了,脸上的棱角愈发分明。

跟往日比起来,读书的辛苦程度倒是没有增加,只是这伙食水平下降的有点多。

国子监只一日三餐,但魏时这个年纪的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的消耗量又很大,只有一日三餐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那两个舍友,可没有要消瘦的迹象,脸上依旧带着婴儿肥。

魏时还真是头一次羡慕人家能保持住两腮上的肉,连下巴都肉嘟嘟的,一瞧就知道没饿着,不像他糕点吃没了,晚上的夜宵就只有白开水,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不过,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整整八天,两边打了无数个照面,但就是没打过招呼。

魏时不是必须得别人搭理他,他才搭理别人的性子,只是人家明显装看不见了,他又何必上赶着。

跟胡搅蛮缠的极品舍友比起来,他这就已经足够幸运的了,两边相安无事,各得清净。

曹安和刘钰确实是有意装看不见的,本来嘛,他们两个人占了一处院子,本来以为这一年可以消消停停的吃个独食。

哪成想,都开课这么长时间了,居然还有人过来报道,其他的学社都已满了,就只能是安排在这个院子里。

需要腾出来一个套间不说,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怕麻烦,去年接连换了好几个舍友,但总有人在他们吃东西的时候围过来,十分影响食欲。

所以,为了免得这位新舍友也犯一样的毛病,还是不认识的好。

不过没几天,曹安和刘钰又很快有了别的心酸,别看他们俩喜欢吃,立志吃遍天下美食,可作为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还是挺注意外貌的。

理想当中的相貌是什么样的呢,在两位小小少年心里头,要高、要瘦,不能偏女气,但皮肤必须足够白皙,不能过于硬朗,但必须英气勃勃。

总之,这要求一点儿也不低。

作为两个矮胖,高和瘦是所有条件当中最为重要的。

新舍友刚好是满足了这所有的条件,关键是在国子监住了几天之后,瘦了,也显得更高了。

瞧着自个儿又矮又胖的身材,颇为圆润的脸,再看看人家,已经够高够瘦的了,关键是还在变高变瘦,而且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这滋味儿,哪怕吃着新舍友吃不到的独食,也像是站在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醋海里头,除了酸,还是酸。

为了这份酸气,两个人还特意吩咐下人打听了新舍友的情况。

得,更酸了,江佑府乡试的解元,十五岁,啧啧啧,这下见了面就更不可能打招呼了。

跟两个舍友关系不亲密的情况下,魏时也还是交到了朋友。

算学课上,解题速度把老师都给惊到的学生,无疑可以引起很多的关注,哪怕月考还没有来临,很多人也都知道那位刚刚到国子监来报道的新同窗,实力不容小觑。

好学生有好学生的圈子,入圈的要求便是成绩了,魏时虽然没有参加过国子监的考试,但毕竟是乡试的解元,算学课上又小小的露了一手。

这入圈的敲门砖也算是有了,谁也不排斥魏时跟她们一块儿讨论问题,相反还会主动拉着他参与,尤其是算学上的问题。

不过只能等到月考之后,才能确定他在这个圈子里的地位。

曹安跟刘钰在院子里吃独食的时候,魏时不是自个儿埋头苦读,就是跟几个同窗畅谈圣贤之道。

大家的见解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又殊途同归,既能找到不同点,也可以找到相同点。

读书人嘛,辩论起来经常是引经据典,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好似都已经熟记于心,各朝各代的名人,就跟自家的亲戚邻居一样,生平事迹别提有多了解了。

偶尔被辩论声吸引到的曹安和刘钰,大多数时候都是一脸的懵逼,这话没听过,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人没听说过,写诗的,还是作词的;这书没看过,有这本书吗。

两个立志吃遍天下美食的少年,难得因为功课的事情有些失落,成绩垫底不要紧,关键是连人家说的话都听不懂,这就不太舒服了。

比他们高,比他们瘦,比他们俊秀,比他们更有英气,比他们功课更好,这本身就已经很气人了,还说些他们压根就听不懂的话,咋不上天呢

吃到嘴里的肉都快尝不出滋味来了。

魏时第一次从国子监回家休息的这一天,正好是会试榜单张发的时候。

明明考生里头并没有他认识的人,他自个儿更没有参加这次的会试,可连家还没回呢,就已经不由自主的走到了张发榜单的那条街。

比乡试榜单张发的时候,更为热闹,整条街上人头攒动,魏时想要挤进去相当不容易,好在他也没想看那张榜单上到底有哪些人的名字,只是过来凑个热闹罢了。

就跟上高二的时候,看高三学长学姐们能被哪一所大学录取一样,虽然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可也是想来凑这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