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简史

正文 第六十二章 轮船、铁路时代的新海外帝国

到了公元18世纪末,欧洲帝国进入了分裂时代,而扩张主义者的扩张梦想也逐渐破灭。这一时期,英国、西班牙等国家与其美洲殖民地由于相隔太远,从而导致本土与殖民地的自由往来阻碍重重。各殖民地于是纷纷脱离本土控制,逐渐形成有着不同思想、习俗、语言的新的独立的社会实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殖民地也在各自发展,此时本土用以控制它们的航运线便显得越来越不可靠了。那些设立在荒原之上的贸易站,如法国设在加拿大的商站;或是贸易办事处,如英国设在印度的贸易公司,为了勉强维持自己在殖民地的存在,只好依赖给它们提供帮助并给予其存在根据的国家。所以在公元19世纪初期,许多思想家都觉得,海外殖民统治已经达到了极限。公元1820年之后,欧洲国家中只有俄国还在不断向东扩张,几乎要跨越整个亚洲,而其他那些欧洲国家在18世纪中期于欧洲以外地区所创建的“帝国”,其势力范围正一步步紧缩。

公元1815年,不列颠帝国的疆域由以下部分组成:人烟稀少的加拿大沿海、河流和湖泊区域、辽阔荒芜的内陆(哈得孙湾公司的皮货交易站是当时唯一的移民点);由东印度公司掌控的印度半岛三分之一的土地;黑色人种与具有反抗精神的荷兰人聚居的好望角沿海地区;西非海岸上的几个贸易站;直布罗陀;马耳他岛;牙买加;西印度群岛上几块奴隶制小领土;南美洲的英属殖民地圭亚那等;在世界另一端的澳大利亚,还有博塔尼湾与塔斯马尼亚岛这两块囚犯流放地。此时,西班牙则掌握着古巴和菲律宾岛上的一些领地,葡萄牙则只保有其早年征服的一些非洲土地,荷兰则拥有印度群岛与荷属圭亚那的几个岛屿和部分领土,丹麦只控制着西印度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法国则统治着西印度群岛的几个小岛和法属圭亚那领地。这些似乎就是欧洲列强所要的,也可以说是它们能够从世界其他地方所获得的全部殖民地。此时,它们都停住了扩张的步伐,只剩下东印度公司仍表现出某种扩张意图。

当欧洲人正忙于应付拿破仑战争时,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却在其历任总督的带领下正在印度扮演着从前突厥人和其他北方侵略者相同的角色——以印度为起点,侵略其他国家。《维也纳条约》后,东印度公司依旧不断发动战争、强行征税,还往亚洲各国派驻使者,就好像是一个半独立的国家。不过,它仍然需要将掠夺来的财富送回英国。

在这里,我们无法向大家详细说明,东印度公司是如何与各方势力达成联盟,最后又打败了所有的对手而取得霸权的。总之,它的触角一直伸到纹德、奥德、阿萨姆等地。今天英国中小学生所熟悉的印度版图的轮廓——一个由被英国直接掌控的各大行省包围和联结的诸土邦的拼集,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的。

公元1859年,在印度士兵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被镇压之后,英国王室便将东印度公司这个“帝国”并入了其王国的统治。依照《改善印度政府管理法案》,印度总督成为代表英王的“副王”,并以印度事务大臣取代东印度公司,前者直接对英国国会负责。到了公元1877年,贝肯斯菲尔德勋爵为了完成以上这些改善法令,请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拥有“英国女王”称号的同时再接受“印度女王”的称号。

就这样,英国和印度就是以这样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结合在了一块。虽然此时的印度仍处于莫卧儿帝国时期,但莫卧儿大帝的位置却已经被大不列颠的“君主共和国”所取代了。由此,印度成了一个没有专制君主的专制国家,它的统治结合了君主专制的弊端和民主制度的不负责任,使得印度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热。印度人无法申诉自己的苦楚和不平,他们没有真正的国王,他们的皇帝只是一个金色的象征,不能给他们做主。迫不得已,他们只好在英国散发宣传单或是对英国的下院提出抗议。然而,英国的议会总是忙于处理英国内部的问题,使得印度问题备受冷落,最后只能听任高官的摆布。

在轮船和铁路还没有投入使用的时候,欧洲各帝国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扩张,而英国在印度的扩张属于例外。英国有一派政治思想家持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英国日趋衰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进行海外领土扩张。英国的澳大利亚殖民地的发展十分缓慢,直到澳大利亚分别在公元1842年和1851年发现了铜矿与金矿,这个殖民地的重要性才逐渐显现出来。随着交通运输方面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羊毛被源源不断地送到欧洲并在欧洲越来越受欢迎。与澳大利亚相似,公元1849年之前的加拿大的发展也十分不乐观,因为它一直深受英国移民与法国移民之间的矛盾的困扰,并发生了多起大暴动。直到公元1867年,建立加拿大联邦自治政府的新宪法颁布,加拿大内部的混乱局势逐渐得到控制。此外,铁路的出现也极大地促进了加拿大的发展。和美国的情况十分相似,因为有了铁路,加拿大才能够向西扩展,还能在欧洲市场上出售他们的谷物和其他商品。而且,铁路的开通还极大地促进了加拿大的统一,使得加拿大各地的人在语言、情感和利益等方面越来越一致。所以说,在殖民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轮船、铁路和电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公元1840年以前,英国就已经在新西兰建立了殖民地,还组建了一家新西兰土地公司。这家公司可对岛上一切可利用资源进行开发。公元1840年,新西兰最终被纳入英国王权的殖民统治范围。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加拿大是英国的殖民地中第一个采用新的运输方式并展现出其新经济能力的地方。紧接着,南美洲的各个共和国也不断因为交通的改善而获利,尤其是阿根廷共和国,其牲畜贸易和咖啡贸易等开始频繁与欧洲市场接触。以往,欧洲列强纷纷涌入这片未开发的原始地区,是为了争夺黄金和其他贵重金属、象牙、奴隶、香料等。但是在公元19世纪的最后25年中,欧洲各国人口激增,从而导致国内粮食供应紧张,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向海外寻求粮食供应;科学工业的发展,又加大了各国对各类油脂、橡胶以及其他之前不受人们重视等原材料的需求。显然,英国、葡萄牙和荷兰正是因为控制着许多热带和亚热带产品,所以才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公元1871年之后,德国、法国、意大利先后开始寻找尚未被吞并的原料产地和有利可图的现代东方国家。

于是,全世界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对没有政治庇护的地区的争夺。此时,只有美洲因为有美国“门罗主义”的庇佑,才免遭涂炭。

与欧洲大陆紧挨着的是非洲大陆,在欧洲人眼中,这里充满了朦胧的开发希望。在公元1850年之前,非洲还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大陆,欧洲人对这块大陆的理解仅限于古埃及和沿海地区,而且了解的程度也并不深。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在这里便不再多加介绍有关最早到非洲大陆的探险家与冒险家的惊险故事,也不多讲述紧跟探险家与冒险家其后的政客、行政官员、商人、移民和科学家的惊人故事。我只能告诉读者,在非洲大陆上有:诸如俾格米矮人那样奇异的人种,诸如俄卡皮鹿之类的奇特野兽,各种奇特鲜花、水果和昆虫,可怕的疾病,震撼人心的森林山岳美景,浩渺的内海,宽阔的河流和壮观的瀑布。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津巴布韦,欧洲的探险家们甚至还发现了一处已经灭绝的某一古代民族的文明遗迹。当欧洲人闯入这个新世界的时候,发现在这里经营奴隶贩卖活动的阿拉伯商人已经拥有来福枪了,但是黑人还过着毫无秩序的生活。

公元19世纪后半叶,欧洲列强对非洲全境进行了测绘、勘探和评估,然后将其完全瓜分。在这场瓜分大战中,根本没人考虑过当地居民的利益。在这里的阿拉伯奴隶贩子虽然没有被驱逐出境,但他们贩卖奴隶的活动却遭到了禁止。在被比利时人占领的刚果,由于殖民者对橡胶贪婪的需求,使得他们不断强迫当地土人去采集野生橡胶。随着这种贪婪程度的不断加深,这些毫无管理经验的欧洲官员和当地土著人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了,最终演变为可怕的暴行。可以说,所有欧洲列强都在非洲干了可耻的事儿。

公元1883年,古埃及虽然在名义上是土耳其的属地,但英国人却公然入侵了这里,还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势力范围。公元1898年,马尔尚上校率军从西海岸穿越中非,意图在法绍达抢占尼罗河上游,差点酿成一场英法战争。关于这些故事,这里我们便不为大家一一介绍了。

另外,英国政府原本同意奥伦治河地区与德兰士瓦两地的荷兰移民布尔人,在南非境内建立他们自己独立的共和国,但后来英国政府却出尔反尔,在公元1877年时吞并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德兰士瓦人民为了重获自由,奋起反抗,于公元1881年在巴山与英国军队展开激战,并取得了胜利。关于这一战,英国的报纸进行了连续的报道,让英国人深深记住了这一惨败事实。公元1899年,战争又在英国和这两个国家之间爆发,战争持续了3年,英国人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赢得了战争。

然而,这两个共和国对英国的屈服只是暂时的。公元1907年,它们的征服者大英帝国主义政府垮台,英国的自由党人接手处理南非问题,两个共和国于是重新获得自由。它们十分乐意与好望角殖民地、纳塔尔组成一个由南非各国组成的联邦,作为英王治下的一个自主的共和国。

列强用了不到25年的时间,几乎将非洲瓜分一空。最后,仅留下三个小国没有受到瓜分,它们分别是:摩洛哥,接受穆斯林苏丹统治的一个小国;利比里亚,西海岸的一个结束了奴隶制的居住地;埃塞俄比亚,信奉基督教某个古老分支的未开化国家,曾为捍卫自己的独立而在公元1896年与意大利发生了阿杜瓦战役并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