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郡情况比扶苏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本以为只有一个匪患过后的粮食问题,谁知道未来耕种也成了大难题。
杨郡守近半月来眉头就不曾松过,他年龄也不小了,四十好几,长得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眉间有深深的沟壑。
他蹙着眉,娓娓道来:“半月前跟朝廷递信的时候没想过会这么严重,如今是夏日热些正常,十天半个月不下雨也还算正常,可到现在已经整整一个月没雨了,连阴天都没有过,日日艳阳天,地都开始有些干裂的迹象了。”
“咱们代郡多平原,以种植小麦和水稻为生,如今各地传来消息,水田早已干枯,城外那些耕地也早已变成了旱地,老农去除草都费劲得很,干巴巴的土铲都铲不动。”
他苦笑着摇头,“公子您也知道我是从军出身,对地里头这些事不太了解。”
正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危机意识不够,他满以为夏天这样的天气是正常的,没想过后果,就算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也怕这天气不降雨,怕百姓缺水饮用。
有经验的老农却看出来,照着这样的天气下去,这耕地要废了,杨郡守满心期盼着朝廷的救济粮食过来,帮助百姓度过这一年,明年粮食种下去收上来就好了,却没想过,若是一直不下雨遭遇干旱,还怎么种庄稼?
老农心慌意乱,联合了好些人求见郡守,他才恍然惊觉。
“我家祖辈种地,靠天靠地吃饭,我那死去的爹就常说,地旱不能旱一月,这天不旱则以,一旱就得数月数年都有。以往祖辈口口相传,说发生过的几次大旱灾就是如此,若超过月余不雨还没未阴云遮日就危险了。”
“如今不下雨,地眼看着要晒干了,来年定是不成了,现在被那些强盗一整家家户户还缺粮,不知道能撑多久。”
眼下的情况就是百姓缺粮不说,如果遭遇干旱,说不定明年也没了粮食吃饭,一连串的恶性循环,这么大一个郡,朝廷能救一年,救不了两年三年,否则会被吃垮了。
扶苏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也怪不到杨郡守身上,他只是危机意识不够,当时赶鸭子上架来代郡当了郡守,就遇上这事儿,且当时送信给朝廷时也才半月不雨,谁能想到后面也是如此,天老爷不下雨,凡人能奈何?
郡守府来来往往好几个有经验的老庄稼把式都是这样的说法,都很悲观,摇着头叹气。
了解清楚情况,扶苏将这些整理一番写成折子送去咸阳皇城,这么大的事总得父皇拿主意,到时若真的干旱了百姓走投无路,这数百万计的百姓该如何生存?
至于百姓该安抚的安抚,杨郡守也不全无是处,他早在扶苏来之前就调查好了各家各户的缺粮情况,总得来说,粮食缺口很大,但若没有天灾凭着朝廷的救济应当能熬过明年。
杨郡守:“以前咱们这儿家家有粮,也算是富裕,现在……唉,恐怕得给朝廷拖上好一阵子后腿。”
来这儿当一郡之守他不是没有野心的,代郡地好水好适宜耕种,出了名的有粮,谁知道一来就碰上这事儿,自己治理的地方,不能给朝廷上交税收就罢,还得靠朝廷来养活,他简直愧对公子,愧对陛下。
很快,在扶苏的敲定下,那封告示贴了出去,他大张旗鼓来代郡就是为了定民心的。
郡守衙门外围了好几圈的人,识字的官差贴了后,大声在那念着,念得文绉绉的,还念完就走,老百姓大字不识几个,都没听懂。
还好有识字的书生站出来给解释了一番,“大意是说咱皇帝陛下已经知道了这里的难处,派了扶苏长公子前来,另外还有珑宝小公主来替咱们祈福,这回还带了粮食过来,让咱老百姓不要慌,日子照过。”
人群拍手叫好,“原来那个长得怪好看的年轻公子是咱长公子扶苏啊,早听过公子的名号了,现在亲眼见了才觉得长得真好,一表人才的,怪气派的,陛下是不是也长这样的?”
有人哄笑出声,说:“陛下当年征战四方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个疙瘩角落里窝着呢,陛下啊,生得跟天神似的,三头六臂,一只手就能撕碎一个人。”
识字的书生:“……”
这里是老赵国旧地,年纪大些的老百姓曾算是赵人,可赵不赵的对他们来说无所谓,相反秦国统一了之后他们才有了归属感,往常总觉得说不定今日是赵人,明日就变成楚人了,活着都没安全感,秦皇统一天下后,这世上再没其他国家才觉得安定下来了。
也因而在大家心里,他们的皇帝陛下就一个,虽说以前也常听说皇帝如何如何不好残暴不仁等等,但也没见朝廷多加赋税,抠搜百姓的,反而是那些口口声声说着为大家好打着赵人旧部的强匪鱼肉百姓,现在可好,皇帝陛下派了最信任最亲近的长公子亲自前来,足以见得他有多重视他们。
书生继续说道:“珑宝小公主今年三岁余,听闻颇受陛下宠爱,她年纪还小,不远千里来为咱们祈福,听说刚到那日就晕过一次。”
“书生,你咋知道的?”
书生:“我爹在郡守府里做事。”
这是一封有些特殊的告示,在安抚完了百姓之后,后面有一段是捐献名单,“珑宝小公主捐赠黄金三箱,李将军府小公子捐赠黄金两箱,白银一箱,丞相府二公子捐赠白银两百两,金元宝两个,治粟内史府王二公子捐赠……”
书生念完后,围观的百姓都蒙了,好半晌,有人不确定问道:“这、这是捐给咱的?”
代郡经由强匪横行后如同龙卷风过后一般是穷得一根毛都不剩了,可谓是没钱还没粮,就剩吃饭的肚子。
书生仔细看完后,掩下心中的震撼点点头。
老百姓更惊讶了,“如果老夫没听错的话,后生你刚才说那珑宝小公主也才三岁多吧?”
见书生再次点头,有个挎着篮子的大婶恍然大悟,“莫不是那日还好看的公子怀里抱着那个就是咱公主?”
“那一长串的娃娃就是上头念的那什么贵人大官府上的小公子?”
再次得到肯定的点头,老百姓们只觉得梦幻了,他们竟然让一些三五岁的小奶娃娃来接济?
就是人家身份不一般,是权贵家的孩子,其中一个还是公主也觉得不得劲儿啊。
这要是朝廷给的他们收得心安理得,嘴上心里都感激朝廷,感激皇帝陛下,就算不是朝廷,是一般人,要是成年的大人捐的,他们也铁定打心眼里感激,可是……现如今对他们施以援手的竟然是一群不到大人腿高的三五岁奶娃娃。
这怎么心安理得收人家救助?
“大家散了吧,告示上说过几日就给大家发放粮食,至于捐赠的银两和朝廷给的银子全拿去外面买了粮食,发粮食给大家。”
这样处理也好,代郡里面各商铺也没什么粮食可卖,就是有也死贵到人买不起。
散了后,这告示上的内容和书生说的话就传了出去,流传到代郡各处,人们纷纷燃起希望,朝廷总算来人来粮食了。
但有一件事引起了争议,有些老百姓总说让一群奶娃娃救济有些奇奇怪怪,仿佛骗小孩钱一样,华夏人血脉里一直都有爱护幼小的传统,在他们心里奶娃娃是要被护着的,要被大人好好养大的,怎么可以拿小孩子的钱?考小孩子来接济养他们?
这钱这粮食收得心虚。
“咱就是吃不起饭也不能要几个奶娃娃的钱啊,我心里亏得慌!”
“可不是,要不咱们上郡守府问问扬大人去?”
“我那日听了,那名单上几两几十银两都有,这些娃娃们虽然出身不错,但都是孩子身上能有几个钱?想必也是大人给的零花攒起来的,就是小咱们小公主捐了三箱金子,可能也不简单,怕不是把嫁妆都捐出来了?”
有人觉得都是权贵家的孩子拿他们一些钱没什么大不了,还心里偷乐,那么多钱能买多少粮食啊?
可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朴实的,听说了这事儿后,想法都差不多,再穷也不能拿孩子的,太亏心了。
这日小龙崽总算被大哥放了出来,她跟出了牢笼似的,招朋引伴,小跟班们全叫上,说要出去逛一逛。
以往在宫里,除了偷偷去了一次哥哥工作的地方,其余地方都没去过,小龙崽一想起民间那些好玩的东西就心痒痒,其他小伴读们也如此,他们出身不凡,年龄又小,家里绝不允许他们到处乱跑,也就造成了这一群团子们见识少了些,除了各家府上和宫里,竟然没去过其他地方。
扶苏忙着公务没空带孩子,还得带一串,又拗不过小皇妹,只得喊了于将军带上亲卫和丫鬟领着这一群崽子出门玩儿。
杨郡守有些不放心,还额外喊了衙门里的捕快出门巡视去,远远跟着,有什么事也好帮着,这么多娃娃,万一不小心丢了,他一个也赔不起,还不得被咸阳城里的那些大人给撕了?
虽然是第一次出门。
但是一串小团子惊喜发现他们仿佛很受欢迎!
到处都是善意地目光看着他们,去集市街道上小摊贩逛的时候,人家还不收钱呢,就问你叫什么名儿啊,是不是咸阳城跟扶苏公子来的?
团子们惊奇了,“你怎么知道?你们代郡的人都会未卜先知?”
摊贩们一听,更高兴了,慈爱地看着这一群奶娃娃,钱也不收了,还往各个手上塞了一堆东西,“小孩子就该好好吃,好好玩。”
从没来过民间,这一趟出来,团子们自信心爆棚,总有一种全世界都喜爱我的错觉。
“那不是错觉,他们是真的很喜欢我们!”
“珑宝,我喜欢这里,他们真有眼光!”
“我也喜欢!”
于将军跟着听了一路,笑得不行,给他们解释了一番,原来老百姓都知道了他们捐了银子,这一趟过来也是为了给代郡祈福的,所以老百姓喜欢他们,感激他们。
张宝眼睛闪闪发亮,手上拿着根摊贩送的小人儿糖正在舔,“原来他们将我们当成英雄了!”
“做英雄真好!”
一群小崽子们第一次体会到了做好事的美妙滋味,除了惊叹外,还一本正经感慨:“早知道多捐些了,找爹娘预支明年后年的压岁钱也好啊。”
于将军:“……”他没告诉小崽子们的是老百姓还想把那些银子给还回去呢,一群奶娃娃人不大做事倒挺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