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末日预言

第三章 若干个破产的末日论 哈雷彗星撞地球

在各种各样的末日论中,行星撞地球被认为是最具有宗教神秘色彩且同时兼具科学推理的一种方式。而哈雷彗星很不幸地被人们多次认定为是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

1680年,年仅26岁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法国旅游的时候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颗彗星。两年之后,天空中再次出现了一颗能够用肉眼清晰可辨的彗星,尤其是在它后面拖着的长长的尾巴,引起了当时所有天文学家的关注。哈雷详细记录了这颗彗星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这颗彗星并不是第一次降临地球。

辛苦地查阅资料之后,哈雷惊讶地发现,1607年、1531年、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等年份均有关于这颗彗星的记载。一番推论之后,哈雷得出结论说,这颗彗星有着自己的运动周期,并且还断言在1758年它将会再次降临地球。后来他又推算出可能会受到木星的影响,彗星的再次出现可能会晚一年。但当时的主流科学界对哈雷的这种推测嗤之以鼻。

1758年的圣诞节,德国的一位天文爱好者率先发现了回归的彗星。1759年1月21日,法国天文台的梅西叶也发现了这颗彗星。事实证明,哈雷的推测完全正确。为了纪念哈雷在彗星预测上的伟大贡献,人们将这颗大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从此之后,人们对哈雷彗星的研究也开始攀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光学的发展,1881年,一位天文学家发现哈雷彗星的彗尾包含着极为致命的气体——氰。当时还没有人意识到有危机存在,直到《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有关于哈雷彗星的报道,人们才真正陷入了恐慌。

当时,天文学家推测哈雷彗星会在1910年的5月20日来到近日点,其和地球之间的最近距离将会只剩下2500万千米。《纽约时报》大胆推测说,彗星的彗尾将会毫无意外地扫过地球,届时,人类居住的整个星球都将会笼罩在一片氰气中,人们不得不在这种致命毒气中生活上几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此种状况真的会发生,那么人类将会无一幸免地被氰气毒死,甚至地球将会变成一片荒芜。

《纽约时报》的报道被其他报纸纷纷转载,不少报纸还聘请了专家展开了一场世界末日大推想。一时间,有关于哈雷彗星的恐怖讯息让美国民众陷入了集体恐慌中,人们奔走呼号:世界末日即将到来。

于是,人们开始极度纵欲起来。不少人宁愿倾家荡产也要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尽情享乐,甚至在哈雷彗星到来的前一天,还有人不愿意被氰气毒死而跳楼自杀。

1910年5月19日的傍晚,夜空中出现了令人惊奇的景象。一团炫目的星团从地平线上升起,它拖着长长的尾巴从西向东移动,像是一把巨大的扫帚一样清扫着夜空。然而,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后,这颗令所有人都感到恐慌的彗星离开了。人类不但没有毁灭,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

这场“科学”的世界末日,反而变成了杞人忧天般的笑话。

而每76年都会光临一次地球的哈雷彗星,从来都会被认为是世界末日的前兆,人们总是会把这称之为是天启时刻,即末日的审判。

哈雷彗星又被称之为扫帚星,自然是以其拖着长长的尾巴而得名。旧时迷信说,扫帚星出现,或有战祸,或有天灾。即便是当下,也有不少人认为扫帚星会给人带来灾难和厄运。

古代命理学家认为铁扫帚是个凶星,女人命中犯了铁扫帚最为不吉。根据老人的口传,男命同女命一样,命犯铁扫帚也同样是不吉。中国民间把彗星贬称为“扫帚星”、“扫把星”、“灾星”。像这种把彗星的出现和人间的战争、饥荒、洪水、瘟疫等灾难联系在一起的事情,在中外历史上有很多。

中国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可以上溯到商周时代。史书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此后在数千年的时间中,哈雷彗星每一次出现在华夏大地的天空上,中国人的史书中均有文字记载。最详细的一次记载是在《汉书·五行志》中,其提到“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何戍北,率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见西方,犯次妃、长秋、斗、填,蜂炎再贯紫宫中。大火当后,达天河,除于妃后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

公元989年9月,中国和日本的史料中均有关于此次哈雷彗星的记载,日本并因此而更改了年号为永祚。公元1066年,哈雷彗星再次降临,此时正值诺曼人侵入英国的前夕。当时的人们望着天空中长长的尾巴,认为这是上帝的警告和预示。之后,诺曼人成功征服了英国,诺曼统帅的妻子把哈雷彗星回归地球的景象绣在一块挂毯上以示纪念。

哈雷彗星带来的一系列末日预言,在让不少民众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同时也让不少人成为了“受益者”。有人借着哈雷彗星扫过地球的谣言,自称制成了防毒面具和“彗星药丸”,有了这二者,便可安全度过灾难期。在罗马,瓶装氧气的需求量也日益倍增,人们希望能够通过瓶装氧气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成功度过灾难期。

可是这一切在现如今看来,都成为了一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