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泪流不止

正文 后记 岛田庄司谈《泪流不止》

问:长达两年零八个月的连载,真是辛苦您了。能请您谈谈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想说的主题吗?

答:长时间以来,承蒙贵社一直坚持为我提供版面,实在是万分感谢。要说的东西纷繁复杂,无法在一两句话里讲清楚,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中之一,是有关通子这位女性颠沛流离的人生,而另一点则是有关冤狱。

先从前者说起。在之前写给光文社的吉敷竹史系列作品单行本中出现了加纳通子这样一位女性,她时常会做出一些有异于常人的举动。作为吉敷这条主线的辅助性线索,虽然有关她的事情会不时穿插于主线中,但对于她本人这些有异于常人之处的原因和这个人物的背景,却一直未能有机会加以详述。在写有关吉敷竹史的作品的同时,她这个人物的背景也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扩展开来,最终化作一段难以在描写吉敷的行动的小说里顺带讲述的故事。因此,为了理清顺序,讲述通子的这段过去,我准备了很长的篇幅。这是其一。

另外是有关孩子的事。我一直在想,必须让通子生下的孩子见一见父亲吉敷。开始时,我本打算选择在孩子还只有三岁,连话都不大会说的时候就让他们父女相见的,最终却因为我自己太忙,始终抽不出时间动手,最后孩子就长到了能够写信画画的岁数(笑)。

总而言之,这次能够彻底将那些大量积累在我脑海中的有关那个女人一生的故事讲述出来,我自己也感觉心中舒畅了许多。如果不把它们写成文字的话,最终肯定会被遗忘掉的。不过对于通子而言,或许被遗忘掉还更好些。

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后者。在犯罪搜查与法庭审判的世界中,永远无法摆脱冤狱这一话题,况且日本还存在死刑这样的刑罚。也就是说,可能存在蒙受了不白之冤的死刑犯。这一点不管说多少都不为过。

日本人存有一种质朴的观念,认为一旦杀了人,就理所当然该判死刑。另外他们还觉得,没有杀过人的被告,在接受警方和检察方的调查时是不可能扯谎承认自己杀过人的。他们还觉得,法庭花费很长时间,慎重地进行三次审理判下的死刑是不会有误的。这就是所谓的一般常识。

但实际上,没有杀过人的被告有时也会承认自己杀了人。而在漫长的审理过程中,被告一直没有机会开口说出真相,或者说了也没人相信,最终受到错误的判决,时至今日依旧待在拘留所里等着被杀。因为一旦定案,通信权就会遭到剥夺,所以没人敢于陈述事实,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于是,我把这些常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也就是这样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详细地写成浅显易懂的小说,呈现给了读者。

问:是讨论强迫坦白的问题吗?

答:是的。以前,不管在哪个国家,都存在逼迫罪犯供认罪行的做法。但如今,我们已经有了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方法。现在,美国的大多数州都不要求嫌疑犯供认罪行,而是直接展开审理。法庭重视嫌疑人的供述,那么搜查官自然会要求其供认罪行,其结果只会导致拷问这种做法横行于世。美国会这么做,也是出于对过去曾频发逼迫嫌疑人坦白自己是女巫,或曾与女巫有过性行为这种行为的反省。然而,就日本的情况来看,由于江户时代的观念和做法至今仍有残留,所以警方依旧会通过拷问或者利用嫌疑人的无知进行哄骗,从而巧妙地将供词弄到手。这一点应当立刻进行改善。这样很容易造成冤案。其原因就在于,与那些老奸巨猾的罪犯相比,像恩田这类缺乏知识的外行更容易写下供词。

问:记得以前还有过一部名为《死囚路上》的电影,就是讨论死刑问题的呢。

答:那部电影本身拍得不错,但这类作品却导致公众对审判死刑案件的认识出现偏差。电影讲述一起深夜发生在森林中的强奸杀人案,凶手已经确定。但由其他人来杀掉杀人者这样的行为是否是正义的,电影本想把讨论的主题限定于此,但这不过只是电影的谎言罢了。我一说你就会明白,在实际的杀人案件中,深夜的森林之中是不可能有目击者的。因此,一旦嫌疑人否定,就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他曾有过犯罪行为了。在那件案子里,正因为现场有了摄影机这么一个“目击者”,让最大的难题不复存在了。这是电影制造的骗局,如果死刑案件每次都有被告行凶的摄影片段的话,那么我也就不会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了。

那部电影很容易让人产生法庭是一处能洞察一切真相的场所的误解,但其中的大部分情况并非如此。即便有人看到了凶手,那人也是身处四十米开外的黑暗之中,法庭只能从血型是否一致,之前是否犯过类似罪行,行凶时是否有不在场证明,是否已经招供这几点摸索着进行裁定了。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日本,那么居住于现场附近的有前科者和撒谎成性、有流氓行为者首先就会遭到逮捕,再排除那些体液、血型方面不符的人,剩下的利用不眠拷问和“不会判处死刑、上法庭之后再说实话”的技术骗得自供。死刑就是国家下达的杀人命令,嫌疑人心里是不会有半点怀疑的。可如果无法确定的案例太多,这个国家就不该设置死刑制度。

问:这类的书籍似乎出过不少啊。

答:那些在监狱系统中广泛传播的书倒是讲述得很详尽,但事实上这些书却很少被一般人看到。就像不公平对待问题一样,在我国,冤狱问题同样是一种禁忌。虽然不大明白,但听起来似乎很恐怖,反正事不关己,所以还是少提为妙——大部分人往往会如此认定。而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日本式思维常识,最终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就像小说里对吉敷竹史和恩田繁子的描述一样,拯救冤狱者这种正义行为,在我们这种常识的作用下反而成了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失去了社会信用。这一情况愈发助长了众人心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而那些顺利纠正了之前错误判决的案例,比如文中的“恩田事件”,“德岛收音机商事件”和“洛杉矶悬案”等,虽然最终判决因新的证据和理论得到了修正,但之前整件案子已经家喻户晓,无法改变国民的既定认识了。而那些被搁置到角落中的冤案,就永无昭雪之日了。

由于众人都抱有法庭不可能出错的想法,所以已经在心中认定之前的判决会维持。这种坚持,往往被认定为维持秩序的正义。因此,那些定案后指出案件中的被告是冤枉的,废除原则判定无罪的法官,最后往往都以辞职收场。因为这样一来,做出原判的法官就彻底颜面无存了。

问:这样的事,为何会在日本发生呢?

答:在法官的世界里,同样存在出人头地的概念。法官是在通过司法考试时成绩优异的那部分,相较于检察官和律师,他们属于精英。因此,他们很容易将目标定在“更为出人头地”上。内部人士都说,法官是靠作出有罪判决来出人头地的。据说,东京的法官常常做出有罪判决,而那些地方法官由于反正出名无望,反而经常做出无罪判决。

在创建日本人更美好的未来问题上,对这种扭曲现象的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简单从结论上说,就是维持秩序。这是日本近代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导致构成社会的各个系统都朝着这个目标做好了准备。

江户幕府让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两百年里独占日本贸易,致使日本在军事上与欧美大国差距极端,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后来接替政权的明治政府为了避免沦为殖民地,扛起富国强兵的大招牌,干出了许多荒唐事。那是为了获得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发出的全民性秩序维持令。

如此一来,日本获得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议会政治开始在欧美发挥机能,其差错产生了“黄祸论”,但不管怎么说,日本也算避免沦为殖民地。然而,因遭到威压而失去声音的日本人却没有控制住军队,在战场过于扩大的太平洋战争中败北。尽管军队得到解救,全民主义的号令却残留了下来,最终带来高度经济成长。这也就是日本近代的百年历史。也就是说,在近百年中,日本人一直处在威压和骂声之下,表面上礼数周全的同时,内心却变得扭曲起来。战前是军事的齿轮,战后是劳动的齿轮,促成一种不奉献自我的人全都是不道德者的社会风气。只强调对身为看守的在位者的礼仪和儒教式行为,同时对那些不守规矩之人必须加以惩罚。就这样,开国后的一百年里,日本成为一个巨大的礼仪之邦,工厂列岛。

就像在《泪流不止》中出现的恩田幸吉一样,三次更换妻子的男人就是脱离于这个忘我劳动的时代的人。众人全都在咬牙坚持之际,这样的人破坏了劳动意识的持续性扰乱风纪,成为众矢之的。这是众人的意愿,峰胁这样的人,在当时也绝算不上特殊。

由秩序维持主义得出的结论,在法庭上也得到了众人的默许,为了维持劳动生产力,那些重大案件的被告直接被默认为罪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法官就会被视为问题人物。警察、检察官和司法机构作为从不会犯错的群体君临整个社会,为了不让秩序遭到破坏,既定的判决是不会被推翻的。这一切都是因我国闭关锁国的特殊近代历史引起的。这个时代的日本,出于担心在军事上失败的危机感,为避免亡国,无论如何都要加强经济力量。众人心里明白这一点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可能的。想要生存下去,光靠大话空话是绝对行不通的。

在这个时代里,媒体的责任也至关重要。维持秩序、忘我劳动的不成文规定将全体国民都转化为礼仪守护者,其结果就是忌妒和羡慕成了一种全民性格。从势头上看,媒体很容易宣扬这种国民情感,前些年的“洛杉矶悬案”就是典型,相较于对事态进行冷静地报道,为国民提供案情材料等中立姿态,媒体更偏向于将破坏劳动意念的享乐者视作罪犯,煽动国民展开声讨。就算他实际上并非凶手,只要是个值得嫉妒的人,有违作为劳动齿轮人人平等的原则,那么他就有可能是与杀人犯几乎同等的罪犯。这简直就是疯狂。日本人的性格最终扭曲到了如此地步,恩田幸吉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的牺牲品。

前些年的泡沫经济,其实就是花费了百年时间的富国强兵政策的达成派对。虽然强兵的目标并未达成,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讲,日本的确成功避免了沦为殖民地。其后经济实力也一直很充足,这几年来,日本的经济竞争力更跃居世界第一。日本已经不再是一个被列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小国了。如此看来,为达到现状而牺牲的各种事物,应该可以从国家手中取回了。

强烈的嫉妒心,毫无魅力的国民情感,异常看重礼仪并以此产生的虐人想法,跟风的媒体,不愿承认错误的警察,检察官和司法机构,以死刑为首的威压与处罚,如果能将这一切全都舍弃的话,国民就将变得更加富裕。然而,在明治政府施行的国策已不再适用的今天,富国强兵时代的习惯却依旧无谓地延续着。

而由于之前秩序绝对的时代太过漫长,导致媒体失去了信念,无法保持一种自信的报道态度。女厕偷拍视频特集,下一页是讨伐官员性骚扰行为,这类东西实在让人奇怪。性解放是可以存在的,但出于享乐心理而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性,就是长时间行为受到压仰的强烈反弹。如果对一切事物都加以禁止,那么就会只剩下本能的最低要求了。

重视礼仪自然是件好事,但一旦对礼仪的强制消失,是否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在性方面无法无天之人呢?日本人受到各国各界的关注,导致一种自我的丧失。身为经济竞争力世界第一的一等国民,今后各位日本人必须管好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法律观念,媒体也一样。现在的日本,正处在一个时代更迭的时期里,同时也是该从礼节学校中毕业的时期。今后的日本人,应当抱着幸福的信念,有时不该去跟风,有一些自己的主见。在这部((泪流不止》中,我想要讲述的就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