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身材高大,脸型有点“西方化”。
选择一位长相有点西方化的日本演员的意图大概可以作如下解释:
一个具有非常突出的日本人特征的男演员很可能使观众以为,正因为那主人公是个日本人,法国女人才被他吸引。这样,不管我们愿意与否,都会堕入“异国情调”的陷阱,并且会受到所有“异国情调”都不由自主必然具备的种族主义的影响。
不应该让观众说:“日本男人多有魅力啊!”而要让他们说:“那个男人真有魅力。”
所以,最好缩小两位主人公外貌的差别。如果观众念念不忘这是个有关一个日本男人和一个法国女人的故事,那么影片就不存在其深刻的意义,如果观众忘记了这一点,那么,这一层深刻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
蝴蝶先生已经不时兴了,巴黎小姐也已过时。必须依靠现代社会的平等作用。为了阐述这一点,甚至可以弄虚作假。否则,拍一部法国-日本电影又有什么意思呢?应该使这部法国-日本电影看上去决不是法国-日本电影,而是一部非法国-日本电影。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胜利。
从侧面看,他几乎可能像个法国人。高额头,大嘴巴,嘴唇的线条分明而生硬。脸上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表情。从任何角度来看,他面部的线条都不会是模糊不清(优柔寡断)的。
总之,他是个“国际”型的人。他的吸引力应该是一眼就被看出。因为他具备了那种年富力强却又不曾未老先衰,也不耍弄花招的男人才有的魅力。
他是工程师,但也搞政治。这并非偶然。技术是国际性的,而政治协作活动也不例外。这个男人是新式人物,关键方面则谙于世故。所以,无论在哪个国家,他都能应付自如。
从体力和精神上看,他都符合他的年龄。
对待生活,他并没有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他不需要这样做:这是一个对自己的生活总是相当感兴趣的男人,所以,他从不抱憾缅怀逝去的青春,因为这样常常会使四十岁的男人变得像那些不踏实的年轻人一样,还在探索怎样做才能显得对自己充满信心。然而他,要是他对自己没有把握,那也是有其充分的理由的。
他并不是个大献殷勤的风流男子,可也不是不修边幅的人。他不是追逐女人的色鬼,他有一个他挚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然而,他喜欢女人。不过,他不是那种以“专讨女人欢心”为营生的男人。他认为那是一种“被雇佣的”、卑劣的生涯,而且也令人怀疑。从来没领略过女人(哪怕只有一个)的爱恋的人是不懂得爱情的,甚至可以说,他不是真正的男人。
正因为这样,他才与这个年轻的法国女人有了一段真正的恋情,即便她就要回国。因为,他不相信逢场作戏的恋情有什么功效,因为他怀着这样诚挚而炽烈的感情和这个法国女人一起经历了一次萍水相逢的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