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芙蓉帐暖

第一章 投奔

上一章 ←

下一章

投奔 

自从来了临安,琬宜才知道,原来在西北的高山上,六月份,也是会冷的。

这里没有京城的繁华,人丁稀少,山脉绵延,风像刀子一样,半点不知温柔,只顾刮得人脸颊生疼。

她还穿着两个半月前的衣裳,脏了没洗过,破了没补过,脸上脏的看不出本色,只剩双眸子还算出彩。

有些黯淡的颓色,因为寒冷,里头聚着水儿。

五官娟秀,气质柔和淡雅。

狼狈,但也是个美人儿。

两个半月前,琬宜还是广郡王府的五姑娘,虽然庶出,却也是金枝玉叶。

她原本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湘潆,沈湘潆。

她父亲是当今圣上的亲外甥沈禄之,从二品官职,皇亲贵胄,袭父爵,手握重权。

她幼时便就被许给昭郡王庶子任青城,那男子斯文俊雅,进退有礼,眼中总是含笑,连主母都说,任青城以后定为人中龙凤。

琬宜一直都觉得自己命中带福,她生来娇贵,姐妹和睦,主母良善,许配的夫君想必也会对她不错。

生她的姨娘去的早,可留给她一个疼她的哥哥。

琬宜性格柔和,温言爱笑,父亲对她好,不偏心,在郡王府中,她从未曾受过别家高门大院那样的欺侮。

那时候,琬宜每日无忧无虑,弹琴看花,读书习字。

她以为,下半辈子也会一直这样,看得到的荣华富贵,虽平淡,但无恼人的波澜。

她没什么好本事,也少了颗七巧玲珑心。

姐姐们说,“阿潆太柔了,以后怕是会被夫家欺负,要学着厉害点儿。”

琬宜听在耳中,只是笑。

抿唇弯眼,纯净的像是青瓷盆里养着的栀子花。

笑谈而已,可谁想到,变故真的来的那样快。

平地波起,顷刻间便就毁了一切。

而毁了这一切的,是那个被夸赞“以后定会为人中龙凤”的任青城,她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和他的父亲,那个被广郡王视为手足的兄弟。

三十三条莫须有的罪状,圣上龙颜大怒,不等父亲辩解,就判了她广郡王府全家一百三十二口满门抄斩。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轻飘飘几句话,世间再无广郡王府。

就只剩下她,因为外出上香,侥幸逃过一劫。

那时琬宜眼前晕眩,手脚一片冰凉。

她眼睁睁看着官兵拥堵在她家门口,姐妹亲人哭着被推搡捆绑,镀金的匾额摔落在地上……那场景,无论何时想起来,琬宜都觉得痛彻心扉。

就好似原本赖以生存的世界,在她眼前轰然倒塌。

泪模糊了双眼,直到侍女拉了她一把,琬宜才缓过神,仓皇逃脱。

她没曾想过该去哪里,过何种生活,又不敢抛头露面,只能不停歇地往远处走,风餐露宿,心惊胆战。

琬宜不知远在边关的兄长是否活着,她心中惦念,原本和美的家庭崩塌,她思念亲人觉得苦闷,父亲蒙冤,被亲近之人捅刀子,她愤恨悲伤……再加上被生活折磨的憔悴不堪,最开始时,每天都是煎熬。

后来,侍女路中病死,就只剩下她。

而走投无路后,再脆弱也不得不变得坚强。

无头苍蝇般的,两月后,她走到了玉门关。

看着沙洲苍凉,大漠孤烟,琬宜忽的就想起了些什么,心底生出了一丝希望。

广郡王年轻时曾出兵征讨过西北边界的匈奴,回家时带来一房妾室,就是生养了琬宜的姨娘。

小时候,闲来无事时,姨娘便就抱着她说以前的闲话儿,说她在故乡临安时,曾有个闺中密友,从小长在一起,感情好的像是亲姐妹。

她随广郡王离开时,二人均是泪洒长亭。

那女子姓杨,后来通信,知她嫁了人,夫家姓谢。

琬宜还记得姨娘提起那女子时,眼里的泪光,她说,“要是有一天,阿潆能替娘去看看她,便就好了。”

随口一说而已,谁人都知,这可能微乎其微。

而这一天,琬宜却真的来了临安。

只是并不风光,是来投奔。

这是她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能不能抓住,琬宜不知道。

若是抓不住,她该去哪里,她也不知道。

琬宜想,试一试吧,万一就有了安身之所呢。

谢家杨氏,这户人家并不难找,甚至轻松的让琬宜有些吃惊。

当时姨娘与她闲聊时,提到关于杨氏最多的地方就是,温和善良,读书不多,但懂事有礼,勤劳操持不说苦。

做的一手好菜,能挑水打柴,也会缝针绣花。

琬宜在心中描绘的关于她的形象,是个纯朴的妇人,或许不似姨娘那样细腻漂亮,但也不会难看,邻里和谐,与人为善。

但是一路打听过来,却大相径庭。

路人看她的眼神都有些奇怪,“投亲的?

投谢家的亲?”

琬宜不明所以,福身颔首,“谢家杨氏是家母故交。”

那人“唔”了一声,摆摆手,“劝你别去了,八成要被赶出来,啧,谢家小子,可混着。”

琬宜心惊,踌躇着下一句还没出口,那人又端详她一会,再问,“你真是来投亲的?”

“……”她手指搓了搓袖子,唇微张,本欲再打探一下。

可下一瞬,打街东头飞驰而来三匹黑马,踢踏而过,她还没来得及蒙眼,就吃了一嘴的尘土。

打头的那人黑衣黑裤,面色冷峻,眼尾轻挑,目不斜视。

露在外面的手却是白皙,手背青筋明显,修长指尖捏着柄长剑,从人群中过也没有要收收剑鞘的意思。

后面跟着两个男子,也不是什么明亮的打扮,三人面无表情奔过,一看就不像什么好人。

为首男子剑上的玄色穗子擦着琬宜脸颊过去,她惊呼一声,仓皇后退一步,堪堪站稳。

恍惚间,琬宜好像看见了那人回了下头,逆光辨不清神情,但看得出容貌上成。

马蹄声声间,她似是听见那男子颇为不屑地转回头,从鼻里哼出口鄙夷的气。

和她说话那人反应倒是快,躲到了街边的店里,以手成扇在鼻子下面扇着风。

琬宜咳着,听那人边扇边骂,“谢安,真他娘的混。

早晚有一天要出事情,要是官府抓了他,我第一个去门口看他被打板子,娘的,混不吝。”

晕晕乎乎的,琬宜脑子里就剩一句话,“依律令,闹市纵马,监禁十天,罚白银二两。”

有人听见她的小声,嗤的一下笑出声,“姑娘,外地人?”

琬宜懵懂抬头,那人眯眯眼,手指着谢安离开的方向,黑马屁股肥硕,拐了个弯,三人消失不见。

他说,“就那祖宗,整个临安,谁敢惹?

不要命的人,疯子都惧。”

有人附和着,三言两语后,人群叹息着轰散。

琬宜擦了擦脸颊,轻轻呼出一口气。

她想,要是以后真的能留在临安,还是避开他些吧。

是叫谢安?

最开始和她说话那人过了会又转回来,拿着面帕子,边擦脸边跟她比划,“你要找的人家住西城郊,放眼望去荒无人烟就那一家,好找的很。

院墙外面种一颗芙蓉树,不过树死了,上面有只野猫絮了个窝。”

话了,他顿了顿,又补充,“姑娘,机灵着点,要是人家赶你,你可早点走。

谢家小子就是个酸脸猴子,脾气冲的一点就着,犯起混来,他娘都没办法。”

琬宜认真地听他讲,把那些特征记在心里。

道了谢后,摸索着去寻。

她的心里其实是忐忑的,那人反反复复地提着谢家小子,难不成……真是个疯子?

叹了口气,琬宜不再去胡思乱想,反正不管怎样,都要去试试的。

出城后,她找了河边水浅的地方,洗了洗脸,露出清丽的眉眼来。

头发乱糟糟的,她耐心地一点点理顺,又从旁边树上折了根枝条做簪子,绾了个精巧的发髻。

黄土小路,一眼望不到头,旁边树木稀少,偶尔一朵野花。

琬宜垂着眸,斟酌着待会的用词,小碎步地往前走。

虽然家境落败,但十几年来养出的端庄柔婉的性子,深入骨子,怎么都是改不掉的。

琬宜想,她剩下的,也就是这么副好皮囊了吧。

而内里的灵魂,行将枯萎,只剩最后的执拗吊着。

姨娘临走前与她说,“世事艰难,好歹活着。

最好活的高兴些,不为别人,为自己。”

这句话,她本来觉得很容易的。

那人没骗她,谢家果真好找,不过也没他形容的那么惨淡。

篱笆墙里一窝小鸡崽,旁边一只引吭高歌的大白鹅,看起来倒是蛮有小农院的烟火气,不像是周围景色般的萧条。

琬宜站在院门口,紧张局促,一时不敢进去。

她用指尖把碎发挑到耳后去,屏着呼吸,挨着大门往里面瞧。

里头有人说话的声音,并不大,有道妇人的温醇嗓音不住地失落叹气,和旁边的人试探着,似是想要再商量些什么。

那人拒绝,她便又是叹气。

琬宜凝神想了好一会,终于弄明白,里面的是在退亲。

给谁退亲呢……那个混不吝的谢家小子吗?

上一章 ←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