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厄运缠身

第21章

那个晚上,旁辉和沈晾都没有睡着。他们各自躺在不同的房间里,看着天花板辗转反侧。

平时要是沈晾近期“看”过了客户,旁辉就会睡在沈晾房间的一个躺椅上,彻夜守着他,以防他“看”的人遭到的是窒息或安眠药剂服用过量等无法发声的厄运。

而在沈晾安全无虞的时候,旁辉通常会有一半时间睡在一旁的房间里。房间的墙壁不是很厚,旁辉喜欢开着门,万一沈晾做了噩梦,便于听到他发出的呼叫。但是沈晾却不喜欢开着门。旁辉会等他睡着,将门悄悄支开一条小小的缝隙。他当兵那么久,卧底做过许多次,对一些小伎俩的使用不在话下。沈晾从来没有发现过。

这一切都是旁辉不经意之间养成的习惯。当他躺在床上,下意识地起身去开沈晾的门,却在门外听见了沈晾不断翻身的声音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养成了一种多么可怕的习惯。他不知道这种习惯还有多少,这些习惯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如果离开沈晾,旁辉不知道自己还会做什么。

像一个影子一样接手下一个任务人?不再违背他这一行的职业条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监视者?又或者是再接受一次同行的挖苦和嘲讽,涉足另一个任务人的生活中为了他抵押上自己的军籍和党籍?

旁辉知道自己不会再向第二个人付出当年那么多了。沈晾不仅仅是他的任务人,有时候旁辉觉得他更像是自己的一种工作成就,一种荣誉,一件亲手完成的艺术品——一个亲人。

旁辉整整八年都跟沈晾在一起,对他的生活作息、为人处世了如指掌。沈晾一直很坦诚地告诉旁辉他很讨厌被监视的生活,他一直在等待他被解除危险的那一天。旁辉和沈晾心里都觉得那很渺茫,也没有料到那天竟然会这么快就到来。

照理来说,沈晾这个任务人,是不应该得知自己被解除危险的消息的。他的危险等级是国家定下的,监视其行为也是隐瞒在下的任务。那么撤出监视同样也是单方面的,与沈晾的主观意志没有丝毫联系。但是旁辉却是一个特殊的人。他浮出了水面光明正大地监视沈晾。这当然与沈晾猜出了他的身份并且寻求他的帮忙有关,更多的是——

更多的是什么呢?

旁辉想不出答案。沈晾解除危险的消息,杨平飞最终还是选择当着沈晾的面说了,这说明他知道旁辉对待沈晾的态度了,也认可了沈晾。

旁辉是那样猝不及防得知了这个消息,猝不及防得知沈晾即将无需忍受他,猝不及防得知他一年之后就不能继续跟在沈晾身边了。

旁辉和沈晾能够在一起居住,只剩下了一年。

旁辉反复地想着这个时间,站在门外一动不动地想。月光从他房间的窗户照射进来,一直照射到走廊,在走廊上投下了一个门框的光影。旁辉就站在一旁的阴影里、沈晾的门前。旁辉面前的门却在此时忽然拉开了。沈晾站在门后,背光,看见旁辉似乎楞了一下。接着他带了点尴尬说:“……你在这里干什么?”

旁辉回过神来,笑了笑说:“想起你没喝牛奶,在考虑要不要把你叫起来。”

沈晾似乎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却不自然地说:“那就来一杯吧。”他的语气虽然不自在,双眼却没有移开,仿佛他的双眼和大脑并不在同一条控制线上。

旁辉应了一声,挪动仿佛生了根的脚,向厨房走去。刚刚走出走廊,他就听到沈晾跟上来的脚步声。脚步很慢,和他的一样慢。旁辉一言不发地走到厨房,也没有开灯,就着冰箱里的灯光给沈晾倒了一杯牛奶,然后放进了微波炉。

旁辉看着微波炉转,沈晾站在厨房外面看着旁辉。

旁辉觉得四周非常安静。平时因为屋子偏僻而能够听到的蟋蟀和青蛙的叫声都消失了。旁辉一直盯着微波炉。加热时间明明只有五十秒,旁辉却觉得非常漫长。

微波炉停止转动之后,旁辉还没有伸手,沈晾就忽然开口了。

“你是不是要归队?”

旁辉听到这句话,微微笑了笑,觉得有点儿发苦。“嗯。大概是吧,等上级通知。”

沈晾没有再说话。旁辉知道沈晾是在催促他离开了。他等了八年,现在旁辉终于要离开他了。

“你以后也不用再搬家了,”旁辉故作轻松地说,“每年别那么折腾了。”

沈晾还是没有说话。

旁辉终于也觉得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他将牛奶从微波炉里拿出来,向沈晾走了两步递给他。沈晾接了过来,注意到旁辉的手指很凉。旁辉的手一向是热的,每一次他注意到沈晾不对劲,都会立刻先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看体温。他的这个动作像是条件反射,次数多于沈晾真正发烧的次数,因此沈晾知道旁辉的体温总是比自己高一些。

但是旁辉今晚的手指很凉。

沈晾说:“你多穿点。”

旁辉有些诧异地抬头看他。这个动作很滑稽。旁辉比沈晾高了整整一个头,目光却一直放在下面,直到沈晾说话,才仿佛犯错的孩子被叫到一样抬起了头。沈晾那么直白的关心人的话屈指可数,旁辉几乎觉得自己幻听了。沈晾没有再重复,他一只手端着牛奶往回走去。房子里的窗户很大,沈晾喜欢买采光足的房子,仿佛是为了弥补他半年牢狱里连半点日光都见不到的恐怖生活。

这个晚上是满月。月光非常亮,沈晾的脚尽可能地踩在一切必须经过的路上的光斑里。他像是个强迫症一样在黑夜里会追随光亮。旁辉不知道沈晾独自一个人在这幢也不算小的屋子里要怎么度过。过春节的时候没有人做一顿稍微丰盛点的年夜饭,睡前没有人给他送牛奶,忙得顾不上休息时没有人逼迫他上床睡觉,外出面见客户时没有人开车送他,遇见危险时——

旁辉忽然离开厨房,站在客厅里看着正要走进走廊的沈晾。

“我不放心你。”

沈晾缓慢的脚步停了下来。

“你能对我保证一年之后不再进行任何预测吗?”旁辉沉声说。他的拳头捏紧又松开,等待沈晾回应的那段时间显得分外漫长。

“不能。”沈晾隔了很久才轻声说。声音虽然轻,却斩钉截铁。旁辉知道沈晾一向不委婉地说话,哪怕是连让旁辉放心的谎话都不会说。旁辉僵立在原地,许久后才渐渐让自己紧绷的肌肉松弛下来。

他一屁股坐到一旁的沙发上,说:“我睡不着,想跟你聊聊。”

沈晾没有如旁辉料想中那样直接走回自己的房间,他在旁辉的惊讶中转过来,在旁辉身边的沙发上坐下了。他们中间隔着两个人左右的距离,沈晾坐在沙发的扶手上,双手捧着那杯温热的牛奶。

“聊什么。”

这是最难的问题。但旁辉却在那一瞬间想到了很多。仿佛有了一年的期限,他将之前投于其后几十年的问题都瞬间聚集在一起挖掘了出来。

“童年,监狱……什么都行,”旁辉说,“你让我知道的不太多。”

沈晾顿了一会儿,让旁辉几乎以为他不会说了,才开口:“我几个月大的时候能记事了。我记得妈妈给我换尿布,也记得母乳的味道。不是我妈的奶,是养堂哥的时候雇来的奶妈的。我没有同龄的玩伴,堂哥看不起我,从他上小学之后就叫我‘小杂种’。我第一次看见厄运就是他的。他死了,死在一条臭水沟里,学校边上的。”沈晾停顿了一下,“我不知道他死了。我以为他只是掉下去了,但是之后也没有人把他捞上来。叔叔婶婶以为是我把他推下去的,把我关了很久。嗯,很久。”沈晾重复了一下。他摸了摸依旧温热的杯子,双眼有点儿失神。

“我后来被爸妈带到城里去了。有了一个妹妹。我看不到我妹妹的未来。我试过一次,但是什么都没有看见。我的能力是逐渐增强的。我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基本上能看到所有我想看的人的厄运了,我的数学老师经常骂我,说我不切实际,只会空想。我看到他第二天就出了车祸,撞断了一条腿。那时我以为那是我的能力,但我没想过让人死。”

“让人遭受厄运不是你的能力。”旁辉说。

但是沈晾没有理他,他继续说:“我初中的时候有一个人跳楼自杀了,我在前一天看到了他的厄运,我看到自己脑浆迸裂,脊椎弯曲,手脚骨折。我掉下去之后还在地上翻滚了三圈。我那时候意识到,我只能看到厄运,看不到任何别人未来的好运,看不到别人高兴的样子。我觉得——”沈晾的声音低沉而坦白,眉头甚至没有皱起来,“那应该是我精神最薄弱的时候。”

旁辉放在膝盖上的拳头又捏紧了。他看着沈晾,紧抿着嘴唇。

“我在高中看到过三起自杀未遂的案子,他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自残,我需要半个月才能恢复精神上受到的的影响。然后我学会不去‘看’别人的未来。我控制自己不去关注别人,这样就能够抑制自己获取旁人信息的本能,我研究人体的生理构造,想要弄明白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但是我没成功。然后我就进了那所大学。”沈晾的手指不再摩挲杯子,也许是因为牛奶已经凉了。

这些事情旁辉都知道,他从沈晾的资料里看到过,然而从沈晾的口里听到他贫乏平淡的描述,却犹如另一个经历了。沈晾对自己和他人都非常坦白,坦白而直率地指出自己的喜恶、别人的伪装,以及心里的一切。旁辉时常在想,是不是因为他的大脑已经装了太多的高深的知识,从而容不下他对于处理社会关系的部分了。但那只是一种玩笑般的猜测,旁辉越来越能感受到,沈晾在尽力排除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侵占的空间。他不想和任何人有瓜葛,就怕看到对方可怕的未来。

沈晾又停下来想了想,接着他继续说:“我在大学里的经历你都知道。范廷烨应该给你仔细汇报过。”

旁辉对沈晾知道他过去的监视人这点并不吃惊。范廷烨也坦诚沈晾知道他的存在,作为他们这样的特警,这是一种工作上的失误,范廷烨甚至不敢汇报上级。而旁辉却走了另一个极端——他干脆直接成了沈晾的“朋友”。

“你愿意跟我说说监狱的事吗?”旁辉终于忍不住开口。

沈晾从来没有告诉过旁辉他在监狱里究竟受到过怎样的待遇,而旁辉也没有问过。他只能从沈晾间歇性的表述和当时他所看到的景象做一个猜测。

沈晾听到“监狱”两个字时,立刻陷入了沉默。旁辉顿时觉得自己问了一个令人异常难堪的问题。他摆了摆手,想说算了,沈晾却张开嘴吐出了一个词。

“精神疗法。”

“……什么?”旁辉在跟沈晾生活在一起之后,看了许多心理方面的书籍,他知道这种疗法,却不知道沈晾为什么会说出这个词。

然而沈晾却不肯开口了。他起身,背对着旁辉说:“人类对外界的感知来自于感官,如果感官异位,所有感知都将易位。这是……最贴近人类意识本能的方式。”

黑暗的空间以及无知,无法感触到任何事物包括时间的恐惧,会在短短一个星期内摧毁一个健全的人格。所有罪无可恕的犯人都将在一种极端的精神引导与攻击下,剥离其特殊的本质,暴露在强烈的恐惧与错误扭曲的感官之下。他们的异能会被科学地解释在科学报刊上,成为百科全书人体极限的一部分。没有实验会被提及,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上的——因为民众根本无须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