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断舍离

第四章

身体开始行动

——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提高收拾动机的方法

前面我已经详细为大家说明了断舍离的机制,接下来我要告诉大家具体的实践方法了。其实,如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的话,所谓的实践方法完全可以认为是一些附赠品,因为彻底地筛选物品才是断舍离的核心,所以也不是非得需要多余的技巧。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减少物品=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了。在做讲座的时候,我甚至还半开玩笑地说过“先把收纳东西的家具都扔了吧”这样的话。因为如果能真的只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类、收纳物品之类的技巧也就没什么大的用处了。而且,所有的收纳工具和收纳物品都是为了往里面塞-满东西而存在的,所以只要有那些东西在,就等于是纵容自己无休止地增加东西。断舍离首先就非常质疑这一点。

不过话虽如此,但不管是扔东西还是要整理、收纳,都有一些了解了绝不会吃亏的技巧。这些说到底,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减少物品。虽然前面已经讲过了断舍离的机制,可一旦到了要实践的时候,还是得有更容易理解的目标。不过,最关键的是要下狠心,而且还需要勇气和觉悟。

只集中于一点,把它搞完美,以此提高动机

在头脑里进行整理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与物品的关系,然后就是当下这一时间轴。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聚焦于某一个场所。而要选择场所,就得意识到时间。我今天能把多少时间花在断舍离上呢?是半天、1小时,还是15分钟呢?从能用多少时间出发,找出今天想要进行断舍离的场所,这样的话效率更高,而且人也更愿意付出努力。换句话说,要选择的这个场所,即便只是一个抽屉也是可以的,甚至说得更夸张一点,即使只是一个塞-满了购物小票的钱包也无所谓。

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要收拾房间,必须得留出大块的时间来才行,但断舍离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根据此时此刻能挤出来的时间多少来计算场所,因此,就算再忙也可以从今天就开始断舍离。不过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选择在能挤出来的这段时间之内可以收拾完的场所。要是拖拖拉拉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等着下礼拜再继续,那既无法得到成就感,而且视线所及的地方也不能让人得到满足感。如果是这样半途而废的话,就等于是把沉淀下去的淤泥和上层的清水再次搅浑,反而会适得其反,把环境搞得更加乱七八糟。所以说,越是那些东西堆得过分、实在提不起劲收拾的人,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好一个场所——不管那是多小的地方——就越是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动机。

断舍离认为,堆满东西的房间,在无意识水平上,就好像是在大海里溺水的状态一样。所以,我们要找到那个和陆地相联系的地方,不管那个地方有多小。要想把溺水状态中的房子全都抢救出来或许会很难,不过,如果只是集中突破其中的某一部分,情况就会好很多。假设说收拾好了一个抽屉,只要一打开那个抽屉,人就能自觉露出满足的笑容,得到活力,因为这里的“相”已经很整齐了。如果能以这一小块整齐的地方为突破口,得到激励,更愿意努力行动起来,那简直就太完美了。这就是提升动机的技巧。

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场所

考虑一下“我想通过断舍离得到什么”,选择进行断舍离的最初场所,干劲就会随之增加。而一旦这个场所得到了第一次突破,断舍离的速度就会明显加快。

&

重视健康及安全

从生存的基本场所做起。吃饭、睡觉、排泄的场所,比如厨房、卧室、厕所、浴室、洗脸台等等。

&

希望能作用于心理深层

着手于看不见的场所、不想看见的场所、不想让别人看见的场所等等,即便打扫干净了也不会有任何人发现,但是自己知道并且总是在意的场所,比如仓库、不怎么打开的收纳箱以及其他自己很在意的场所。

&

重视运气

要想让家庭整体运气上升的话就选玄关,要是希望能先提升自己的运气的话就选卧室等等。

&

让人能强烈感受到意识发生改变的,就是那些能作用于心理深层的场所。明明是只要想做就随时都能收拾的场所,可不知道为什么却一直放着不弄;别人虽然发现不了,但自己暗地里却在意得不得了。长年来一直卡着,开合不顺畅,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用着的抽屉就属于这一类,因为 I里总是想着“唉,算了吧”,就置之不理了。因为这只是件小事,所以平日里可能也不太能意识到特别不方便,可实际上自己却很在意,总想着“迟早有一天”,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后,结果能量就在不断地推后中慢慢流失了。当你觉得“我想稍微改变一下自己,我想要变得更有精神”的时候,如果能把重点放在这些场所上,就能体会到“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清爽感”,因为这些场所就是让你逃离罪恶感的通道。或者再打个比方,房间里的荧光灯早就坏了却一直置之不理,可自己却一直非常在意,终于有一天换了新的灯管,房间一下子就变亮了,心情也会跟着一下子变舒畅了。

另外,就技巧方面来说,不擅长整理、收纳的人,也不擅长分类思考。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从不需要分类的场所入手,也就是说,从不管怎么看都只能放食物的冰箱、从不管怎么说都只能放鞋子的鞋柜入手,兴许就不会感到太大压力了。不过话虽如此,其实也有不少人在只能放食物、放鞋子的地方也混放了完全不同类的东西进去。正因为如此,这种场所用来做“吃,不吃”、“好吃,不好吃”等以自我来做主语的取舍选择和分类的训练,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如果冰箱里只放“我自己想吃并且觉得似乎很好吃的食物”的话,那哪些应该拿出来扔掉,你自己也能一目了然了。

通过有多少时间而选择出来的场所,再加上自己的目的,就能得出这样的推导:“重视健康及安全” →“有一小时的时间” →“不擅长分类”=冰箱的最上一层。这样,你就能时时发现最适合实施断舍离的地点了吧。

只集中于一点做到完美,就能不知不觉地打开收拾的突破口。

一切从扔东西开始

我在前面已经反反复复,几乎用尽一切字眼来形容扔东西(舍)的重要性了,断舍离的过程就是“减少、分类、收纳”,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的“减少”。我们原本就很讨厌扔东西,储备物品是人类的本能。为了未来可能会到来的危机而提早做足一切准备的想法总是不断浮现在我们的意识里。不过,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所储备的东西早就远远超过必需量了,物品已经达到饱和,而且还存在极端的不平衡。从人类漫长的历史来看,现在的物品量早就异乎寻常了。原本每个人所需要的必要物资的量并没有太大的个体差别,但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跳进物质的海洋里,可自己却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溺水了。不过,虽说毫无意识,但我们依然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其所累。

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下手

在大体决定了“要从哪开始扔”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要从什么开始扔”。

一提到“从什么开始”,大概最先跃入脑海的,就是自己最不想扔的东西。喜欢书的人就会想到书,是这样吧?是留下来呢,还是卖掉呢,还是扔了呢?这样的取舍选择是非常花时间的。衣服、餐具之类的也是一样,自己很在意的东西就留到以后再说,那些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肯定堆成山了,所以可以先扔那些。扔那些东西的时候,完全不需要给它们分类,最开始的标准一定要简单。总而言之,就只需要问这东西还要不要就行了。

按照这样的标准执行下来,等到你再次回头看那些已经收拾过的地方时,会发现虽然当初自己还有所犹豫,但现在已经觉得“把这个扔了也不错”。这也就是说,阻止你扔东西的障碍已经没那么大了。此时,断舍离的速度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加快了,你可以着手处理更大的空间了。此时可以在“需要,不需要”这个标准之上,再加上“舒服,不舒服”这个标准,可以从感性的角度进行取舍了。这就是判断破烂儿的IQ向上提升的状态。而且,大多数人都会在事后发觉:“会让我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需要。”犹豫其实是感性接受考验的证据。如此想来,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也是个必要过程。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就能慢慢学会扔东西了。

垃圾分类这道墙

说“阻碍”其实有点夸大其词,其实给垃圾分类这件事也并没有那么难。与给垃圾分类比,战胜可惜一类的执念反倒更难一点。所以,只要稍微掌握一点小窍门,就能轻松跨越给垃圾分类这道坎儿了。

在日本,垃圾袋分类标准是由地方自治体确定的,不同地区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比方说,爱知县碧南市把垃圾分成26种,而德岛县上胜町则把垃圾分成34种,这真是让人头疼。不过,虽然看起来这么繁杂琐碎,但似乎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能成功地做到一次,就会让人大呼过瘾。

虽说垃圾可以分为二三十种,但家里是绝对不可能放这么多垃圾桶的。如此说来,做垃圾分类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了。上一章里我说过,要锻炼选择力,可以先试着把东西归成三类。在这里,同样也可以从分成三类开始。

垃圾的三大类

给垃圾分类,出现频率最高的应该是“一般垃圾”,其次是“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大型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但我们一般不会把它们和其他垃圾放在一起扔,而是单独处理,所以就当作例外,单独考虑。

&

一般立圾

每周要处理2~3次,是处理频率最高的垃圾,其中包括厨房垃圾、无法作为资源回收的废纸等等。这些垃圾基本上都属于“可燃垃圾”。

&

可回收垃圾

可以回收处理的垃圾,包括易拉罐、瓶子、印有塑料可回收标志的塑料容器和包装、废纸等等。

&

不可回收垃圾

既非一般垃圾,也非可回收垃圾的那部分,如碎了的玻璃制品、真空喷雾瓶等等,基本上都属于“不可燃垃圾”。

&

说句题外话,经常有人会把塑料制品的垃圾和印有塑料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搞混,其实根据日本的包装容器回收法,只有在容器和包装上才可能印有塑料可回收标志,而其他的塑料制品到底该归入一般垃圾(可燃)还是不可回收垃圾(不可燃),那就要看实际所处的地方自治体的垃圾处理能力了。

总而言之,可以先按照这三个类别给垃圾分类。更具体更细致的分类,就等到丢垃圾的日子之前,或是等到丢垃圾的当天一早再做就好了。这样一来,剩下的日子就轻松多了。如果从一开始就细致地给垃圾分类,那就跟查字典似的,要对着垃圾分类表扔垃圾,实在是太耗费能量了。一开始先粗略地把垃圾分成三类,你就会发现,原本很烦人的垃圾分类,也变得容易多了呢!

扔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和“谢谢”

每个人都一定有一些别人送给自己的、很难丟掉的东西。如果别人送的恰恰是自己喜欢的,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这种情况也未必经常发生。话虽如此,但如果真的打算处理那些东西的话,对方的脸却又会无法避免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好比是信件。你写给别人的信,大概有好多连你自己都不记得写过什么了吧。要是好多年前写过的信,想必就更是如此了。可收到信的人却一直保留着它,甚至还时不时拿出来读一读。不止信件如此,很多时候,送给别人的东西自己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毕竟这些东西都不在你自己的手里。

既然都不记得了,那就赶紧把它扔了吧,可事情却又往往没那么简单。不过,如果送你东西的人知道你“明明想扔但却又扔不掉,只是因此烦恼得不得了”的话,恐怕也会非常伤心吧。他大概会后悔把这样东西送给你,也会觉得很对不住因为没办法把东西扔掉而闷闷不乐的你。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干脆早一点扔的好。因此,断舍离认为,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可以让人更快地整理心情。

不光是别人送的东西,那些长年以来一直非常爱惜地使用着的东西,打算把它们扔掉的时候,也要说上一句“谢谢”,而对那些还没完全用到头的东西,就要说句“对不起”。要大声地说出来,光在心里叨念可不行。

关于送东西,收东西,还有之后对这些东西的处理方式,人们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也不存在指南一类的。我想,多数人都混混沌沌地想不明白这些,那些东西也是从来都没派上过用场,只是搁在那里罢了。这种时候,要试着带着抱歉和感谢的心情把这些东西及时处理掉,这样,心情多少能变得好一些。

所以我想,如果能更深入地思考一下送东西和收东西这种事,就不会随随便便送礼物给别人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断”的一种。

把东西送给别人时,要说“请收下”

不想扔掉某样东西,可自己又确确实实用不着。不过,似乎有人能用得着它,当你凝神望着这样东西的时候,眼前情不自禁地浮现出某个人的脸,甚至还有可能会呆呆地脱口而出:“啊,就是他!”

断舍离并不是要大家不分青红皂白把东西乱扔一气,而是要有效地利用资源回收。要知道,断舍离最终的目标是“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地点、必要的限度”,所以对那些你用不上、别人能用得上的东西,不妨就把它们转送给能好好用它们的朋友,或是送去二手店。

不过,把东西送给朋友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用“给你”这个词,因为“给你”是高高在上地俯视别人,甚至听起来像是在盛气凌人地说:“我不要了,你想要这个吧?”应该要这么说:“这东西在我这里没办法物尽其用,但是我觉得你会爱惜地使用它的,所以能不能请你收下它呢?”如此一来,对方也会高高兴兴地接受的。因为除--去古董和收藏品这种特殊的物件,很少有人会觉得“用旧了的东西很好”。可是如果别人对自己说“我觉得如果是你的话,一定能爱惜它的,你能不能收下呢”,你就能感受到对方是理解自己、为自己着想的。也就是说,送东西的人并不是以他自己为中心,说“我不要了—给你”,而是以对方为中心进行考虑的。但是,在把东西送人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再加上这么一句:“如果你不需要了的话,请别想太多,就把它扔掉或是再送人吧。”要注意避免给对方造成负担。不过,介于垃圾和破烂儿之间的东西以及充满回忆的东西,还是不要送给别人的好。“这是我父母的遗物……”就算你这么说,可别人要是跟你父母不认识的话,也根本不会想要的。我想,这应该是最基本的礼仪。

断舍离的高手都非常擅长资源回收。如果能彻底地实施断舍离,也就很少会犹豫某种东西到底是垃圾还是可以回收的。而且,万一又看上了新的东西,想把之前用的东西转手送人,因为之前的那些东西原本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好东西,所以对方也应该会高兴地收下再用吧?虽然日本人比较有洁癖,但是把非常棒的东西送给会珍惜使用的人,让物品得以循环利用,这就几乎不存在干净不干净的问题了。而且,在当今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物资匮乏的地区。希望在不久后的将来,资源回收系统能够比现在更先进,让物品循环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去,这也是断舍离的目标之一。

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时,要说“请收下”,不能说“给你”。

在日本,并非随时都可以扔垃圾。根据各个地方自治体的具体规定,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分别在规定的日子才可以扔出。例如为数最多的可燃垃圾,通常每周有固定的两天可以放在指定地点,由自治体统一回收。——译者注

将大中小三分法用到整理收纳上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整理和收纳的环节吧。在整理和收纳上,最重要的仍然是三分法。不断地进行三分法,就能把东西整理得井然有序。

在进行三分法之前,首先必须要学会用俯瞰的方法审视所有物品。什么是俯瞰呢?打个比方说,去酒店里参加冷餐会,我会先粗略地看一圈,看看都有哪些吃的,然后就能发现大概有前菜、主菜和甜品。再怎么说,我也不会一进去就端起盘子从离自己最近的吃的开始毫无节制地从头吃到尾,我会考虑自己能吃多少,考虑盘子的大小,再仔细斟酌从这三大类中选哪些吃。整理和收纳也是一样,比起不管不顾地从手边开始收拾,运用“俯瞰→分成三类”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率一些。

厨房里的三分法

拿厨房来举例。粗略地环视一圈,就可以大体把厨房里的东西分成食材、烹调器具和餐具三大类。厨房是做饭的地方,不应该有其他无关的东西,而所有相关物品则应该按照功能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如果你以为自己已经做好分类了,可是打开柜子时,却发现放烹饪物品的地方还放着调味料,这或许就说明你对分类还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原则上,这三种大分类不能混淆,不同种类的东西不能混在一起。有的时候,我会发现有的人家里的碗柜里还放着早就忘到脑后的已经风干了的食品,就这么和餐具混在一块,类似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

然后,我们来进行食材的中等分类。有关食材的分类,每个家里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拿我自己家里来说,包括调味料在内的所有食材全都放在冰箱里统一管理,因此不仅限于生鲜食品,所有食品都会纳入这个分类当中。我家的冰箱门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专门放普通的冷藏食品,以及干燥食品和调味料;中层是蔬菜保鲜格,我把蔬菜大致分成绿叶菜和根茎类;最下一层是冷冻室,我家基本没什么冷冻食品,之前还放了两盒冰淇淋,不过已经吃光了,所以现在是空的。

接下来是“烹饪器具”的中等分类。我们可以先粗略分成水槽周边器具、炉子周边器具和电器。水槽周边包括盆、沥水盆、菜刀、案板等;炉子周边包括平底锅、锅、茫子、炒勺等等;电器则包括食物处理器、电子秤、搅拌机等烹饪用的小家电。不过具体的分类方法你可以自行决定。比方说,捣蒜钵要算在哪类呢,因为多半都在准备的时候用,所以放在水槽周边吗?锅盖一般都在炉子周围用,所以就划归为那一类?像这样,根据自己家的具体情况,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标准,这也算是进行脑力劳动了。

为什么分成三类刚刚好

如此一来,我们暂时就做好分类了。就像给垃圾分类一样,最关键的是不要一下子就进行细致的分类。

收纳工具的特点是有好多的抽屉和隔断,这往往就要求我们最好是一下子就把物品细致地分类放好,所以难免会引起混乱。而如果只分三类,我们就能毫不犹豫地行动了,分成两类的话略有不够,要是分四类的话又可能会记不住,把行动搞乱,最后令自己疲惫不堪。所以,先大致地分成三类,然后再细分成三类,以此类推,渐渐越分越细。这样做的话,分类工作就能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了。

拿住址做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如果别人一上来就说自己住在麻布多少号,也只会把我们搞晕,如果不按照日本国、东京都、港区这样的顺序一步步缩小范围的话,只能让人糊里糊涂的。

开会也是一样。要是大家都左一句右一句地针对不同问题展开讨论,那会议肯定会乱成一团,怎么开都开不完。如果不好好想办法把话题引回到本次讨论的中心问题上,就算讨论得再认真也得不出结论,所以主持会议的人就必须要具备给议题分类和规划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在收纳和整理时练习分类,也能同时提高工作技巧和效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断地重复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混乱。

麻布为东京地名,位于东京都港区。——译者注

利用七、五、一的思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

很多新建的住宅里都设计了充裕的收纳空间,而且这些收纳空间还分成很多种类,其中一大半都是壁橱、衣柜、抽屉等看不见的收纳空间。这些看不见的收纳空间的最大优势就是,不管里面放了什么、不管里面成了什么样,从外面都看不见,所以就算里面塞-得乱七八糟的别人也不会发现,就连自己平时也看不见。所谓眼不见为净,所以有些人就会把这种收纳空间塞-到百分之百的程度,甚至会塞-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程度。一旦到了这种地步,就怎么都打不开了,好不容易打开它的一瞬间,很可能会发生“天崩地裂”的惨相。

从空间里限制物品数量

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请参照彩图)。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这也算是一种环境影响论,因为留出了出入通道,所以人们就会想要把它们收拾整齐。

打个比方说,我们可以把一个抽屉看成是四周被墙壁围起来的停车场。要是这个停车场每个空的地方都停满了车,那么要是有车想开出来的话,恐怕所有的车都要移动。为了让车辆能顺畅地出入,必须要留出行车通道才行。但是,收纳术的理念是,如果有九辆车,那就要增设可以停下这九辆车的场所,这显然是费钱又费力。

而在断舍离里,我们首先要做的,则是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到底我需要九辆车吗?”这么自问一下,也许你就会发现,如果住在城市里,那只需要一辆车就足够了。如果住在乡下,最多需要两辆,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三辆。所谓收纳术,基本上来说就是加法解决法,是把不断增加增加再增加的东西都打包收起来,随着物品越来越多,收纳空间也就跟着越来越多,需要不停地增设新的收纳空间,然后物品继续增多,如此连锁循环。但以断舍离的观点看,花时间收纳不需要的东西,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解决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接下来的就是碗柜、餐具架之类的看得见的收纳空间了。这些空间从美观上来说,放东西的限量是五成(请参照彩图)。只放五成,这其实是很少的,因为东西太多的话实在是影响美观。超级便宜的量贩店里,商品都是见缝插针似的一样挨着一样挤在一起放着的,可在高级精品店里,货架上只会零零散散地放非常少量的东西,这样才显得很漂亮,显得很有品位。哪怕同样是GUCCI的包,放在前一种地方和后一种地方,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虽然同样属于看得见的收纳,但书架和CD架上要装的东西的量会在很大程度上被职业和兴趣所左右,因此并不一定按照这种限制。不过我觉得,如果真的筛选到只剩下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的话,也是可以空出大概五成的空间的。

再接下来就是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了,这种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也就是说要最低限度地放东西。比如我们去美术馆看画展,那些醒目地印在画展宣传单上的极具代表性的名画多半都是单独挂在一面很宽的墙上,其他一些画作则会多张排列在同一面墙上。这样一来,主次程度就一目了然了。同样,居住空间里也能运用这种技巧,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杂物,只要运用这种空间魔法,也能变成非常漂亮的装饰品。反过来,就算是再漂亮的画,要是贴了满满一墙,也会变得杂乱平庸。减少物品的数量,这样不管是多狭小的旧房子,都能自然而然地营造出高品位的感觉。

限制了物品的数量之后,“扫、擦、刷”的工作也就变得轻松和快乐了,甚至就连平时最讨厌的洗碗,也能变得快乐起来。要洗的东西减少了,而且洗的都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餐具,这必然会让你心情舒畅吧?越是不擅长打扫或洗漆等家务的人,在彻底地筛选了物品之后,越是能强烈地感到轻松舒畅的心情。除此之外,刷洗工作也能让人非常快乐,想想看,把水槽和地板刷洗得一尘不染,甚至能反光照见自己的样子,这是何等畅快!从这些工作中获得的快乐,能毫无限制地直抵你的内心,让你获得愉悦舒畅的好心情。

伴随总量限制原则的替换原则

当你还生活在物品如洪水般泛滥的环境中时,你可能会觉得“真的只能放七、五、一成吗”,可当物品减少之后,你的想法会变成“真的只需要有七、五、一成就好”,在这种限制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本身也很有趣。如果在看得见的收纳空间里放了十样东西,就得做出选择,想想,到底要选其中的哪五样呢?这么一来,就相当于“选出最喜欢的前五名”,心情就会变得雀跃起来。

重复进行彻底的七、五、一成收纳之后,你就会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品位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因为只留下经过精挑细选的物品了,所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提升是建立在“总量限制原则”的基础上的。假设说根据总量限制原则,你只能留下五件特别喜欢的东西,那么你首先就得实施“断”,只允许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进到家里。如果你入手了新欢,就得放弃之前排名在最后的东西,就像这样不断地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自然就只剩下排名靠前的东西了,而且自己断舍离的层次也会随之提高。这样做下去,你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不会再搞不清重点。这样一来,也就能够培养出“永远都只用最好的五件东西的最棒的我”了。

通过限制总屋,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位。

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

减少了物品,将物品按大中小分了类,总量限制的概念也牢牢记在脑子里了,接下来要进入的阶段,就是要怎么整理物品、把它们放在哪里,才能方便取出了。

这里希望大家注意的,就是尽可能不让自己感觉到压力。因为即便是一点点的压力,都会让人觉得好麻烦,结果放弃取出物品和收回物品。

此外,物品的外观也非常重要。比方说,我们在叠布制品的时候,会把叠得整整齐齐的那一面放在外侧摞起来。其实像这种事,根本不用特意去想,大多数人都是在不知不觉间就这么做了。这么做的话,人们会觉得要拿出来的时候似乎也会更方便。那么在收纳的这个阶段,就得有意识地——去执行这些任务,甚至要在房间的每个角落都贯穿这种意识。这样,就能打造出自在的空间了。 

只需一个动作原则

无论是取出物品还是收回物品,我们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快地完成。可如果需要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箱子、打开盖子这样三个动作,人就会觉得好麻烦。收拾的时候,也难免觉得麻烦,所以最后干脆就随手把东西放在旁边的台子上了。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是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拿出物品所需要的动作,充其量只有打开柜门、取出物品这两个动作,这样人就不会觉得麻烦。花点心思去掉多余的动作,人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也不会以“好麻烦”为借口了。动脑子花心思地想出一点高招来,这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我基本上都会把容器的盖子拿掉。如果里面有独立包装的话,就更不需要盖子了(请参考彩图)。像这种咖啡的奶杯,我会把袋口往外折一折,就这么敞着口放进冰箱。这样,我只要一打开冰箱,就立刻能拿出奶杯来。

有人会给这样的包装袋套上橡皮筋,可不管是套上橡皮筋还是解开橡皮筋,都得费点工夫。而且,这些东西真的需要密封吗?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如果真的需要封口的话,我也不用橡皮筋,而是用咬合力强的夹子夹起来,这样,只需要一个动作就能开合了。

自立、自由、自在法则

总而言之,要有意识地让收纳工具里的东西不管任何时候都能“立起来”,也就是让物品能“自立”。我们家订了规矩,厨房的毛巾要竖着放在四方形的浅托盘里,最多只能放十条,这样,对放进去的毛巾数量可以进行总量限制,而且因为是竖着放的,不用从下面抽取,所以也不会弄乱,不会塌下来。如果是收在抽屉的东西,很可能会搞不清楚抽屉底下到底放了什么,而且要从抽屉深层拿东西出来也很花时间。可按照我家的这种做法,想拿什么东西出来,立刻就能拿出来用,这可是非常轻松的哟。

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指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物品的摆放方式是不是便于选择。便利店里的饮料都是同一种类排一长列放着的,这样,种类和数量就能一目了然。家里的餐具架如果也按照同样的原则排列的话,就能实现有效的收纳,比如按照圆玻璃杯、四方形玻璃杯、陶瓷杯等不同种类把杯子做排列。我常常看到有的人家里,各个种类的东西都混在一起放,结果,因为里面的东西不好拿,最后就只能拿放在外面的东西用。

那么,那些立不起来、不能竖着放的东西该怎么办呢?这些就要卷起来,自在地放。所谓自在,是指听话。内裤有卷起来不会散开的叠法,我们可以把它们卷起来放在小篮子里。除了内裤,T恤也同样可以卷起来。因为 T恤卷起来是筒状的,所以也完全可以立起来收纳。最重要的是要花点功夫,尽可能让它们不要散开。

我到底想说什么呢?我之前已经写过,断舍离会使用“相”的概念,而自立、自由、自在就可以说是物品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在让毛巾立起来、把内裤卷起来的同时,自立、自由、自在的理念仿佛也会进入我们的内心。不管是毛巾还是内裤,通过“叠”的动作,它们就会变成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形状,而且还不会塌,不会散。这可真是让人心情舒畅,简直让人觉得能够随心所欲地掌控物品。这些好心情仿佛可以打动自己的潜意识,最终促成自己的自立、自由、自在。

‌“每次主义”就挺好

至此,我写了不少关于收拾和整理、收纳的问题,现在我想再来谈一下“断”。

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家里堆积的东西越多,“舍”的工作越辛苦。不过,如果能超越这种辛苦,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到“断”的阶段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旦实现了“舍”,就会出现“这些东西处置起来这么麻烦,我可必须更加慎重了”的心情,即便还没能做到彻底的“舍”,人也会变得慎重起来。因为了解了断舍离的运行机制,对物品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我认为这可是一件好事。

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一边烦恼、犹豫着,一边扔掉东西,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终于到达了现在的境界。担心可能会不够所以才一不小心买了一大堆东西,因为舍不得放弃所以就把所有东西全都囤在家里,这些原本都是人类的本性。所以,如果不是特别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就很难做出改变。断舍离会遏止人类这种不知不觉、只靠本能与物品打交道的行为。

这种意识也可以引入到企业里。比方说京瓷和丰田等大型企业,就不会采取一下子买很多的方式,而是会用每次采买的方式。因为不良品库存=负债,所以每次都只在必需的时候才购入这次所必需的物品。这种每次采买的方式,对我们个人来说倒是没什么,可连这些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制造商也彻底实施这种方式,这可太了不起了。不过话说回来,也恰恰是因为如此,它们才能一直稳居业界榜首。

几年前曾经发生过赤福饼伪装的问题。虽然企业出面谢罪说“出了这种拿冷冻的东西来冒充的事,实在万分抱歉”,可当时我的想法是“难道不能告诉顾客已经售馨了吗”。按照企业的说法,它们的工厂每天都是按最大生产能力尽可能多地生产,不过偶尔还是会因为光顾的人太多而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顾客就会因买不到商品而抱怨。反过来,有时候也会因为顾客少而卖剩下。为了要抵消这两种情况,企业才搞出来这一套生产、冷冻的程序。可按照断舍离式的思考,我的想法是:“干吗要做出那么多卖不掉的东西来呢?直接告诉顾客已经全卖光了不就行了吗?”不过,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接受量不足吧。而且在这件事上,也不光是企业有错,也是因为顾客有“竟然不够卖的,这也太奇怪了”的想法,所以企业才不得不那么做的。结果,为了避免脱销就提前做出很多很多的赤福饼,并且建立起冷冻系统,以防止东西卖不完囤积变坏。为了回收成本,企业就会源源不断地继续生产,最终造成恶性循环。所以说,赤福饼伪装的问题根本就不是“把食品冷冻了,非常抱歉”的问题,而且消费者也理应承担起一部分责任。

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能够接受不足,拥有“知足”的观点的时代已经来临了,不是吗?

如果只靠本能与物品打交道,物品就只会有增无减。关键词是“每次”。

赤福饼是日本伊势地区的著名特产,游览伊势神宫的人几乎都要买赤福饼。2007年,伊势赤福饼老店被揭露出有伪造生产日期的问题。老店的宗旨原本应是当天制造的赤福饼必须在当天销售完,可实际上却将没卖完的商品冷冻保存后,解冻,再包装,并修改生产日期。——译者注